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92 道试题
1 . 1785年,法国孔多塞撰文称:“道德科学和政治科学的真理跟构成物理学系统的真理一样,是可以具有同样的确定性”;提出应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直到当时人被置于科学领域之外的社会和政治现象。这体现出孔多塞(     
A.形成对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B.积极倡导科学革命
C.比较推崇理性精神D.阐释社会发展规律
2023-11-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等六市2024高三10月段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曾强调:“人类的事业不是安排彼岸的来世生命,而是依靠知识和理性,以科学的征服和人类无限进步的信念,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人类的普遍幸福”。该观点可用来说明(     
A.民众自我意识的萌发性B.资产阶级革命的艰巨性
C.近代科学兴起的开创性D.启蒙精神影响的广泛性
2023-10-2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启蒙运动后期,“乐社”成为市民阶层进行主要音乐活动的地方,这种组织不断吸引民众进而开始出售门票,形成“音乐会”,成为独立于教堂之外,不被政府应用为典礼性场合的地方。据此可知
A.传统音乐无法取得民众认可B.音乐受众群体逐步扩大
C.音乐创作人文主义气氛浓郁D.贵族与平民间趋于平等
4 . 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据此可知,该作品(     
A.表达了宗教改革的主张B.宣扬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C.揭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D.反映了平等观念的普及
2023-10-17更新 | 34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5 . 新教创造了一个新的伦理,虽然不要求贫苦,却不容许为了追求财富而走向骄奢的歧途;虽然不要求独身,却把婚姻完全视为合理养育后代的制度。有人将这一精神概括为“你认为你已经逃出了寺院,然而所有人都成了终身僧侣”。这说明宗教改革(     
A.消除了信徒的自由意识B.导致了社会的道德沦丧
C.动摇了人们的宗教信仰D.蕴含着现实的功利追求
6 . 宗教改革使欧洲陷入了百年之久的宗教战争,最主要的战场是德意志。最终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和作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的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都得以巩固。材料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A.巩固了各民族国家的主权B.对路德宗教思想传播有促进作用
C.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发展D.对德国民族国家形成有负面影响
7 . 据下表可知,文艺复兴(     
   
A.中心发生转移B.在欧洲得到扩展C.艺术成就丰硕D.涉及的范围广泛
2023-09-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体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它是一部长篇诗作,反映了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从中世纪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情况,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材料中的“它”是指
A.《神曲》B.《哈姆雷特》C.《复活》D.《物种起源》
9 . 牛顿呼吁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去检查、称重、计算和测量,但绝对不要胡乱猜想”。洛克声称,哲学就像天文学那样,是一门受制于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探究的严谨性的学科。他预见未来会发现更多的自然法则,它们将会成为社会应该遵守的世俗法律的基础。据此可知(       
A.人类认知完成巨大飞跃B.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确立
C.追求理性成为社会共识D.启蒙运动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
10 . 14—16世纪,欧洲艺术家渴求观察真正的人体,力图用对自然新颖、生动的观察来取代前辈的优雅精致,关注对人物神态细节的把控和画面主人公典型性的塑造等。这些都是创作者自身内心精神的外化,其“内心精神”主要是(       
A.骑士精神B.人文主义C.科学精神D.理性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