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8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后期,“乐社”成为市民阶层进行主要音乐活动的地方,这种组织不断吸引民众进而开始出售门票,形成“音乐会”,成为独立于教堂之外,不被政府应用为典礼性场合的地方。据此可知
A.传统音乐无法取得民众认可B.音乐受众群体逐步扩大
C.音乐创作人文主义气氛浓郁D.贵族与平民间趋于平等
2 . 马克斯·韦伯说:“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新的社会伦理的本质是(     
A.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再生B.中世纪城市自治和市民阶层兴起的反映
C.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D.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诉求
3 . 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据此可知,该作品(     
A.表达了宗教改革的主张B.宣扬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C.揭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D.反映了平等观念的普及
2023-10-17更新 | 321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4 . 新教创造了一个新的伦理,虽然不要求贫苦,却不容许为了追求财富而走向骄奢的歧途;虽然不要求独身,却把婚姻完全视为合理养育后代的制度。有人将这一精神概括为“你认为你已经逃出了寺院,然而所有人都成了终身僧侣”。这说明宗教改革(     
A.消除了信徒的自由意识B.导致了社会的道德沦丧
C.动摇了人们的宗教信仰D.蕴含着现实的功利追求
5 . 宗教改革使欧洲陷入了百年之久的宗教战争,最主要的战场是德意志。最终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和作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的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都得以巩固。材料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A.巩固了各民族国家的主权B.对路德宗教思想传播有促进作用
C.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发展D.对德国民族国家形成有负面影响
6 . 马克思对路德有段著名的评价:“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由此可见,马克思意在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把人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B.突显了个人精神的自由
C.肯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D.违背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2023-10-05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堂例题
7 . 1740年,腓特烈二世当上了普鲁士国王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鼓励并保护工商业,特别是军火业的发展,对其免税甚至给津贴。他还统一币制,创办银行,立邮政,修公路,开运河,鼓励垦荒、废除农奴制度。此外,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重建普鲁士科学院。这使得他受到了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热情赞美,这位思想家是(     
A.休谟B.卢梭C.伏尔泰D.康德
8 . 牛顿呼吁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去检查、称重、计算和测量,但绝对不要胡乱猜想”。洛克声称,哲学就像天文学那样,是一门受制于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探究的严谨性的学科。他预见未来会发现更多的自然法则,它们将会成为社会应该遵守的世俗法律的基础。据此可知(       
A.人类认知完成巨大飞跃B.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确立
C.追求理性成为社会共识D.启蒙运动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9 . 柏拉图在《理想》中公民分成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的是哲学家,其次是战士,最低的是农工商。马克思对这一划分评价道:“分工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就这一点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据此可知,柏拉图的理念是(     
A.保障雅典直接民主制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建立开放包容的政体D.实行城邦内精英治国
10 . 法国传统派精英一开始认为,启蒙哲人们是前一个世纪的唯物主义者,是自由思想家的平庸继承人。后来,在他们眼里,启蒙哲人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阴险,越来越政治化。据此可知,启蒙思想(       
A.影响力度逐渐得到提升B.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C.符合立宪政体发展需要D.呈现典型的反传统特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