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加尔文是法国人,他在瑞士进行宗教改革……他主张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马丁•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1)马丁•路德认为的“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
(2)加尔文和马丁•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
(3)加尔文比马丁•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入神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美)著《西方思想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时期更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 3500 多种、7.9 万多卷,总量达 9.9 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布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1751 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 160 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
2019-08-10更新 | 8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调考文综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教皇利欧十世夸张赎罪券的功能说:“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你的亲人就从炼狱中出来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纱幕”指的是什么?“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在1517年德意志发生了什么运动?其直接原因是什么?
2020-02-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个新年在佛罗伦萨竟发生了一场要命的瘟疫,人们认为是因为自己多行不义,天主大发雷霆,降罚于世人,所以惩罚自己的身体,用苦修来洗刷罪行。……也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方。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左右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两种对待瘟疫的态度,它们有什么不同?
(2)据材料一说明第二种生活态度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思想?如何评价这种新思想?
(3)材料三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2020-02-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她仅用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知识经济与现代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图四人物的成果。

(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科学中心发生的三次转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7 .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16世纪 中外戏剧名著荟萃

作者汤显祖莎士比亚




简 介
《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哈姆雷特》塑造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是:“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风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两部戏剧作品的创作各建立在东、西方怎样的社会现实基础上?这两部戏剧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精神追求?
2020-02-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

图1 拉斐尔的圣母像                         图2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材料二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在(宗教改革)不长的时间后,1581年7月,新教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紧跟其后的英国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尔文主义者)在1649年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迎来了新教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园。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和国。法国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却出现了一个混乱不堪、草菅人命、革命恐怖和专政暴力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革命专制、君主立宪、恐怖统治、自由共和等多种政体,最后以拿破仑的军事独裁、帝制告终。1848年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共和国,1870年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第三共和国。

——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精神》


(1)概括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9 . 中外思想成果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议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明夷待访录》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

材料二人们在建立国家时,每个人通过契约把所有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集体,在由这样的契约所建立的国家里,所有的人在政治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人民集体经常表达出来的意志成为“公意”,它构成主权,主权即公意的运用。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它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它是统一的,也不能被分割。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

—卢梭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

材料三观察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3)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思想潮流?从图1到图4反映了近代中国怎样的时代主题?

2018-08-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历史(文)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雅典市场。这里既是集市,也是雅典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的公众场所。

(1)从图片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智者学派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018-04-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宜良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历史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