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叶自成《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

材料三   古代中国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及对伦理道德的强调,与追求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相符,因此,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某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伏尔泰还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加以称颂。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除了实现精神文化方面的推崇外,中国的园林建筑、服饰、风俗等也被当时的欧洲人所仿效。

——周晓非《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关于人文主义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推崇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
2021-02-26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26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C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伏尔泰认为,只有“好的法律”才能维护自由。但法律只能惩处“公开的罪行”,对那些“隐蔽的罪行”却无能为力,对此,“制裁之道,唯有宗教”。他认为,“最好的政府必须尽可能保护每个人的这个天然礼物——自由”,他希望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他喻之为“椰子”)作为一个典范在全世界“试种”和推行。他认为,真正的平等是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每个公民“对自由、对财产所有权、对受法律保护享有平等权利”

——摘编自卢少鹏《历史视野下的启蒙论伏尔泰的自由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戈拉的主要思想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含义,分析“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是如何“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的?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意大利一些爱好文艺的贵族经常与诗人、作家聚会,进行文艺创作和学术争论,被称为“沙龙”。17世纪,这一社交形式传到法国,巴黎的贵族常把客厅变成社交场所,邀请社会名流到家里谈论文学、艺术、哲学等问题,参加沙龙的人必须拥有高尚优雅的言谈举止,遵守沙龙的礼仪规范。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是法国举办沙龙的第一人,因其房间的装饰均采用蓝色调装饰,故得名“蓝色沙龙”。18世纪,沙龙在法国达到鼎盛。

参加沙龙的人从作家、哲学家、政治家到科学家、宗教人士等,各种身份地位的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才能就可以在沙龙中寻求到一席之地,沙龙谈话的主题往往以科学、政治、宗教为中心。

——摘编自郭莹莹《近代西欧沙龙文化探析一以法国沙龙为例》


概括指出16-18世纪欧洲沙龙文化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时期欧洲沙龙文化的发展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解释合理)
2021-02-05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其运作的“法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帝对事关大局的蒙古事务非常重视,平定“三藩”之后,在内蒙古的中心地带设立木兰围场、满语“木兰"意为哨鹿,康熙帝把这里作为围猎、避暑.练兵,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

——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 在以理性、实验的方法探索自然现象的过程中,不论是古典罗马还是天主教信仰,都无足轻重,而且拖盖真相也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大学在教授着新的法则,到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人们街量自然价值的标准发生改变,开始向自然事物能否表现得有用或者能否达到有用的结果方向发展。

——【英】威康哆伊尔《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材料三 孟德斯鸠也从中国文化中获得创建其政治理论的思想灵……他“从朱熹的法者,天下之理’和礼法应‘与时宜之’思想中得到启示”,在传世之作《论法的精神》的第一篇,就开篇明义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法是从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的关系,在此意义上,所有存在之物均有自己的法。上帝有自己的法;物质世界有自己的法;位于人类之上的‘慧神’有自己的法;动物有自己的法;人也有自己的法”

——郭丽娜、康波《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中的中国思想文化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康熙帝在遵循“大一统”的社会法则下处理蒙古事务的措施。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牛顿探索自然现象的“理性、实验的方法”是什么?并根据牛顿的数学成就,列举两个18世纪60年代西方大学可能教授的“新的法则"。简要说明牛顿物理学思想“能达到有用的结果”在生产、思想两个方面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中孟德斯鸠“所有存在之物均有自己的法”的观点,选择以下其中一个角度进行回答。选掸①;指出孟德斯鸠在权力构建问题上的“法”是什么?简要阐明它的价值选择②:指出朱熹思想中与该观点相似的世界观,并简述在该世界观影响下的朱熹的社会政治理论。
2021-02-05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绍兴高中历史00016
5 . 园林在中西方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私家园林主要是士大夫们为了满足家居生活的需要,在城市之中或近郊,与住宅相连,大量建造以山水为骨干的园林。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赏为主的要求。饶有山林之趣的宅园,作为日常聚会、游息、宴客、居住等的场所。宅园多是因阜掇山,因洼疏地,亭、台、楼、阁众多,植以树木花草的“城市山林”。

——摘编自祝建华主编《中外园林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的平面是严整对称的,庭园轴线有时只有一条主轴,或分主、次轴,甚至还有几条轴线或直角相交区域平行,或呈放射状。尽力使中轴线富于变化,各种水景,如喷泉、水渠、跌水、水池等,以及雕塑、台阶、挡土墙、壁龛、堡坎等,都是轴线上的主要空间序列设计及装饰,有时以不同形式的水景组成贯穿全园的轴线。

府邸或设在庄园的最高处,作为控制全园的主体显得十分雄伟、壮观,给人以崇高、敬畏之感;或设在中间的台层上,从府邸中眺望园内景色,出入方便,府邸在园中这种亲切宜人的尺度,给人以亲近之感;或由于庄园所处的地形、方位等原因,府邸设在最底层,重在序列设计。庄园中有凉亭、花架、绿廊等,设置拱廊、凉亭及棚架,既可遮阳又便于眺望。

——摘编自祝建华主编《中外园林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私家园林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时代精神是如何在台地园中体现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春秋繁露》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1)概括材料一中三人的主张,并比较董仲舒与黄宗羲主张的主要不同之处。

材料二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

——康德


(2)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康德提出的“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的原因,并从思想的角度解释“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的理由。

材料三   作为一名决策者,邓小平对所有计划与建设的可行性都要先进行试验,这与他使用的口号“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一致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邓小平又及时地睿智地将这“唯一标准”进行精准的具体化的解读,让每个实践者都能用它准确地给自己的实践行为量化打分……邓小平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英国.伊文思《邓小平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邓小平对实践标准具体解读的内容。并指出材料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
7 . 15~17世纪,中西方文化都发展出一股新的气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情”的力量。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复生,成为有情人的典型。杜丽娘出生官宦之家,自幼受到无所不在的封建文化束缚。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唯一的悲剧。这虽然是悲剧,却歌颂了纯真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家族的世仇勇敢追求真爱,并且为了对方不惜献出生命。

——摘自梁军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人文主义思想比较》

材料二   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而只信自己的心。独断独行,自作主张。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这种大胆的言论,正可和当时西方的宗教改革家互相辉映。……大体说来,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他使道学中兴,使道学更加精炼。然而这已经是一种新道学了,已经渗入新时代的成分了。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

材料三   科学的比较不限于单纯罗列一些表面异同现象,而是透过现象,……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进行深入探讨,……才能在洞识历史事物本质的基础上作出比较。

——蒋大椿、李洪岩《解放以来的历史比较方法研究》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中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作品所具有的相似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2)嵇文甫认为“(王)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与不妥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如何才能进行“科学的比较”?
2021-01-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1500年前后,西欧地区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最终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制度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条件。16~18世纪的200年间,西欧地区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在英法等国首先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文献资料内容摘要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人文主义者们开创了一种趋势的话,那么启蒙思想便是这种趋势的最高峰。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从现代民主政治来看,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是直接促发和指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事件——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的改良与革命两派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卢梭、孟德斯鸠等英雄形象,成为两派汲取思想的共同来源。
福泽谕吉《劝学篇》发展了西方的天赋人权说,提倡日本的自由人格,并根据《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使日本文明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1500年前后……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彼此联结”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7~18世纪西欧思想革命对欧美、亚洲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谣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其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这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其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但清政府在修辑《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曾大量销毁和改旧书,使祖国的文化遗产受到损失。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期开始,狄德罗就主张编写一套《百科全书》以传授新知识和宣传新思想。这一主张立即得到一百六十多位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支持。从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出版至172年,共出版了28卷。之后又出版了续编6卷。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启蒙思想家们在完成编写的过程中,遭到反对封建势力的围攻,在斗争中,他们形成了百科全书派。在18世纪后期,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摘编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清朝编纂《四库全书》与法国编纂《百科全书》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评《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的编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文化也相应由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转轨。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在学术上的表现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化的趋势。中国文化的近代性并非全然由西方舶来,而是西学与中国自发的启蒙文化互相激荡、互相汇合的结果。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已运用数学语言并且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

—摘编自冯天输《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近代性转向》

材料二   赢得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者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个人;充满竞争的生存条件也促使他们必须具有多方面的造诣。在意大利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17世纪,也是多才多艺之人辈出的时代。当时没有一部名人传记不在主人公的主要成就之外谈到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而这些造诣总是超出一般水平。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不但要研究古代经典理论,还要研究地理、历史、文学;不但要翻译古代的戏剧,还要同时兼做导演;此外,他还可能是一名地方长官、外交家。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中国思想文化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意大利思想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