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16、17世纪,欧洲在向外扩张的同时,由于内部发生的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开始了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种学说,如果想要引发革命,必须让其本身深入人心。想要实现这一点,很自然地,人们的社会地位、风俗习惯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某些特定的时代,普遍适用的法则,对于人们来说几乎没有办法理解。这是因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与之相反,在另外的一些时代里,某一法则只要稍微露面,很快就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法国革命最为惊世骇俗的地方在于,对于革命中所涌现出来的准则,法国人能够经易地接受,并且在国内民族众多的情况下达成高度的一致;而不是他们在革命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最新创造的不同思想。

——【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在法国革命中“很快得到人们青睐的法则”产生于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请列举这次运动中的两位政治思想家及其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71年时德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并概括德国这一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写出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的确立有何影响。
2023-03-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疾病是“文明”的伴生物,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瘟疫一方面给雅典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和混乱无序的社会秩序及信仰和道德的沦丧;另一方面则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错误的战略决策,造成雅典同盟的分崩离析、经济来源的切断和远征海军基地的丧失。雅典瘟疫全方位地影响着雅典历史的进程。这次瘟疫的发生直接导致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雅典流行的瘟疫对雅典帝国的垮台有影响,而战争本身也极大地削弱了希腊城邦的力量,使得进入公元前4世纪之后的希腊诸邦面对北方马其顿王国的入侵时,毫无还手之力,对其后东地中海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摘自刘榕榕《试析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瘟疫问题》

材料二   这场瘟疫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恐惧,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教会失去了精神上的权威,失去了人们的支持。许多人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和变化,禁欲主义逐渐退出,人文主义逐渐兴起,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许中转向了对现世的关注。人类自觉地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存在,探索人性结构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追求平等与自由权,张扬人文主义,提倡社会的主宰是人而不是神。一些具有推动意义的新思想得以酝酿和传播,促使中世纪向近现代社会发展。

——李荷《灾难中的转变:黑死病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材料三   历史学家早就注意到,当致病性的微生物进化到一个活跃骚动的时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15世纪随哥伦布船队来到北美新大陆的各种传染病几乎杀死了90%以上的土著居民。……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多起全球流行的疾疫,有西班牙流感、亚洲流感、流行性脑炎和霍乱,以及埃博拉病毒等,这些疫情危害了千百万人的生命。疫病的无国界传染所呈现的全球化态势,促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携手合作寻求疾病的原因、制定应对与预防措施,共享研究成果。

——高晞《疫病的全球化与人类文明进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国家最高权力的机构,并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城邦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黑死病对欧洲思想观念的影响,结合所学,简析新思想的“酝酿和传播”是如何为欧洲“向近现代社会发展”创造条件的。
(3)结合材料三指出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和人类的应对之策。
2023-03-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末,不管是富裕农民还是教士、贵族,都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他们主动要求进入大学、文法学校等机构接受教育。英国的教育在教会人员的保护和垄断下得到保存与延续,并且教会和修道院中收藏着大量完好无损的古典文献。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入英国,大量古典文献得以传播。乔叟游学过意大利,把意大利的十四行诗带到英国,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被认为是英国第一部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作品。

——摘编自杨东《浅析14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完成了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转变,在于人促进了的觉醒,在于帮助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然而,文艺复兴也不免有一些缺陷。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和缺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代最后一个儒家大师,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是谓东方世界的精神领袖。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变本性之恶,兴起人为之善。他对教育的作用作了极高的评价:“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荀子的基本培养目标是“法后王而重礼法”的“雅儒”,最高目标是“大儒”。他们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是“既智且仁”的“王霸之佐”。其教育内容最重礼经,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认为教学过程有闻、‘见、知、行四阶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柏拉图最优秀的弟子,雅典吕克昂学院的创始人,逍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吕克昂学院流传下了47本著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广博、最统一的知识体系。他第一次告诉人们,智慧不需要神启,是可以凭借理性和逻辑来认识的。亚里士多德曾经担任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少年时期的老师,他按照希腊文明的最高标准塑造着亚历山大。他让14岁的亚历山大喜爱上了希腊文学与荷马史诗,并对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广阔的知识产生热情。更重要的还是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提出要求,“做亚洲人的主人,做希腊人的领袖”。这正是“希腊帝国”的精髓—内部是民主,外部是殖民;上面是公民,下面是奴隶。这种双重标准的希腊式帝国,是日后欧洲帝国的精神原型与政治模板。

——摘编自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荀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兴起的背景。并分析荀子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是艺术家的热心保护人,建造的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富于艺术魅力。受其影响,一批富有而具权势,同时受到良好教育的上层贵族妇女邀请文人雅士到家中清谈交流,这种特殊的交际场所被称为沙龙。在那里,贵族可以公开地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平民打成一片,知识分子可以得到从善如流而又百般挑剔的听众。沙龙还是重大交际的场所,巴黎的沙龙女主人曾为数位启蒙哲学家出面争取学术要职或其他显赫的地位。在欧洲,巴黎的沙龙最为著名,意大利半岛、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也有无数的沙龙。

材料二   17世纪中叶,伦敦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到1715年,伦敦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咖啡馆的顾客以男性为主,出入其中的主要是中间阶层,也有部分手工业者和小商人,因而也更自由开放。这些咖啡馆的非正式聚会常常发展为正式的组织,这些组织往往致力于某种活动或目标,如政治改革、识字、农业、音乐、绘画、戏剧、公共卫生、废奴以及科学等。在18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一个大城市和城镇都有数百个这样的组织。咖啡馆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浏览最新流行杂志和报纸的集会场所,这些集会普遍带有启蒙运动的社交性质。

——以上均摘编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咖啡馆文化与法国沙龙文化相比,有何不同。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要“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核心思想。
(3)据材料三,概括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主张。并列举东西方实践孟德斯鸠思想的法律文件。
7 . 在历史文明进程中,经过一系列社会变革,人类逐渐从神权、教权和封建特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追求世俗享乐、心灵自由、民主权利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主流思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人”进行广泛的论述,赞扬人性、人的卓越能力以及人在改造世界方面的作用。人的自我创造、人的自由意志等一系列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也纷纷被提了出来。神的作用、神的权威隐退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讴歌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成为这一时期的共同目标。

——摘编自王小侠《西方文化史论》

材料二   经过长期的经济政治发展和民族意识的熏陶,15世纪末制16世纪初,德意志民族主义思潮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此时发生的宗教改革是德意志人为民族利益反抗民族敌人的政治斗争。推翻罗马教廷统治,争取民族教会独立是它的主要内容。德意志民族同罗马教廷矛盾日益激化,是它爆发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启蒙运动部分思想主张逻辑示意图

中世纪启蒙时代
国家权力起源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
主权归属主权在君
权力分配君主专制
人权学说等级特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材料四   对法国来说,启蒙思想培育出整整一代革命家。在未来的革命中,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整理家都是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同时,启蒙学说也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民间说唱艺人的演唱,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反封建意识,为未来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说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并说明发源于此地的最主要原因。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至少一例)。
(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文资料,回答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有哪些?依据示意图,概括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
(3)结合所学,推断材料三中①②处应该分别填写什么?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其主要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拜占庭文化对14世纪以来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拜占庭人编纂、抄写和翻译了许多古典著作,这些著作又通过多条途径传到西欧。14、15世纪,由于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向西扩张,许多优秀的拜占庭古典学者前往西欧避难,为西欧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拜占庭在实用科学如建筑、美术等方面成就突出,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交通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正当文艺复兴兴起时,拜占庭出现了与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拜占庭文艺复兴”。这样,欧洲的人文主义者接触、交往,在东西方遥相呼应,把欧洲文化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解素蔚《拜占庭文化及其对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儒教是具有道德感召力的理性宗教,对其大加推崇。在伏尔泰看来,中国的儒教是孔子所宣扬的“为人处事公正无私”的信仰,“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中国的儒教强化“人”而淡化“神”的特征正符合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在推崇中国儒教的同时伏尔泰的矛头所指向的是欧洲的宗教狂热和宗教迷信,他借用中国的儒教来阐述他的自然神论,成为他反抗神权思想的精神武器。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作为理想国度的中国“孕育了一个没有教义、仪式和狂热的宗教梦想。当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教士和政权相勾结时,他们在中国找到了这个梦”。

——韩梅《1840-1912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拜占庭文化对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儒家思想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能得出什么启示。
9 . 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革命是人科动物成为真正的人类之后所取得的第一项重大成就。这一革命使古代大河流域文明有可能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发展起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有哪些辉煌的文化成就?

材料二   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点火,带到更远的地区。

——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文明。根据材料二,指出印第安文明难以“带到更远的地区”的原因。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通过撰写各种小册子,走上街头宣传演讲等形式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进行着唤醒民众的工作,……为欧洲文明的发展开辟了思想道路。

——董小燕《西方文明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启蒙思想家们倡导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如何理解启蒙思想家“为欧洲文明的发展开辟了思想道路”?

材料四   多样性是成功的保证,每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恰恰是现代文明的特征,……当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之间恢复平等时,人类将面临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文明将共存,人类将共荣。

——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4)根据材料四,归纳“现代文明”的特征。
10 .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
(3)据材料三,分别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并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