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利奥十世教皇(1513—1521年在位)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教皇,他的父亲——洛伦佐·德·梅第奇是意大利政治家,外交家、艺术家,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利奥十世曾三次参加过教皇选举,三十八岁时被选为教皇。他是一位“生活的艺术家”,知道如何享受生活,却不知道如何去应付他所活着的年代。他以就职演说中的惊人之语“既然上帝授予我们教皇的职位,那么让我们享受它好了”而闻名,他代表了文艺复兴教皇的态度。利奥关注艺术美感和感官享受。开始他把路德的反叛当作“一个修士的争吵”,到他写了一封信谴责路德时,德意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站到那个真诚的圣奥古斯丁团教士一边了。据史料所述,拉斐尔对这位教皇一度怀有期望,因而对他表示异常的谦恭。1519年,拉斐尔在致利奥十世教皇的一封长信中曾这样说:“很多教皇有您老人家的这种称号,但是从来不象您那样具备如此伟大的学识、勇气和精神……有许多教皇只知肆意破坏,歪曲古代教堂、雕像、凯旋门等建筑……而您首先要考虑的应是关怀那些不多的建筑如何得以保全,它们是古代祖国和伟大的意大利的光荣。”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利奥十世教皇所处时代的特征。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拉斐尔、路德对利奥十世教皇的不同评价及原因。
2016-12-13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安徽安庆高三三模历史试卷
2 . 匈牙利文艺评论家卢卡契曾说:“莎士比亚是在对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的现实表演做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反观基督教文化的。因而,他是从现实中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出发接纳与观照基督教文化的,并把中世纪的旧人与文艺复兴的新人融为一体。”据此可知,卢卡契认为莎士比亚
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

材料三: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关于理想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2020-01-18更新 | 129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想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员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和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简要说明该段材料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
(3)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政治主张?
(4)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表:


材料二   人文主义宣扬的理性精神,不仅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由,而且强调考虑问题要有系统严密的思想形式,要讲逻辑、讲实证。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英国杰出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说:“所谓科学革命……胜过自基督教兴起以来的一切事物,使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均降为仅仅是一系列事件中的一个事件,仅仅是中世纪基督教世界体系中的内部的替换……科学革命作为现代世界和现代思想的起源如此赫然地耸现,以致我们对欧洲历史时期的通常的划分已成为一种时代错误,成为一种阻碍物。”   

——转引自《工业文明的兴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以后中国与西方科技发展的特点,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领域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简要认识。
2019-12-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舒城中学、无为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所谓的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以下选项中能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罗马教廷提出“因行称义”
B.马丁•路德主张用德语翻译《圣经》
C.古希腊传统观念认为智慧只属于神
D.教会查禁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一书.
2019-12-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舒城中学、无为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学者陈锐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并带上了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之后的社会主义植根于平民阶层,并对启蒙运动和18世纪文化开始进行反动。据此,陈锐的观点表明(  )
A.对理性主义过度追求致使思想禁锢B.抽离信仰和道德的理性缺乏了价值关怀
C.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排斥宗教信仰D.科学社会主义脱胎于启蒙思想中的理性
2019-12-18更新 | 382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宗教改革后产生了很多新教派别,它们都不承认罗马教廷,但是基督教仍然存在,对上帝的信仰仍然存在,不同的是自由思考已经形成。这主要是指
A.新教完全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B.人的价值和作用开始得到承认
C.允许信徒对《圣经》有不同解读D.信仰自由得到新教教派的尊重
2020-05-23更新 | 397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创作的《乌托邦》,描写的是一个理想之所,那里的人们很有教养,那里的社会没有等级观念,可他就是没提及教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据此可知,这一作品
A.奠定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B.反映了教会神学影响的消除
C.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D.弘扬了理性主义的时代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