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法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体现和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一个理想的国家,是要通过不同因素之间的协调而获得和谐”。

——(古罗马)西塞罗

材料二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塞罗的思想主张。
(2)以启蒙运动为例,指出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万民法的积极影响。
2022-04-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14世纪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共同的“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宣传新思想B.通过创办报刊宣传新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柏拉图哲学思想突破的是
①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是真实完美的   ②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③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是虚幻的   ④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04-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巨幅壁画,描绘世界末日降临时,基督依据善恶标准裁决众人上天堂还是入地狱的场景。绘画体现了其一贯特点,人体几乎是呈现主题的唯一元素。画中人物众多,米开朗基罗不拘泥于宗教情节,一方面以最生动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表现人物自身角色和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假上帝之手来表达自己爱憎分明的情感。这幅画
①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成就   ②体现作者对基督教价值标准的质疑
③巧妙将世俗人性与宗教原则相结合   ④折射出社会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他说“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属于人民。”“……他还认为如果暴君践踏法律,奴役臣民,人民就有权利以革命的行动来恢复自己的权利,使不平等转变为更高级的社会契约的平等。”“他”是指启蒙思想家
A.卢梭B.孟德斯鸠C.伏尔泰D.洛克
2020-04-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四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艺术是城邦文明的独特产物。由于神庙成为城邦文化的城市与宗教的核心,艺术和建筑在神庙上得到最高度的表现。这些神庙是受人尊崇的男女保护神的住所。……雕刻是建筑的侍女,诸神的庙堂均用雕刻加以装饰。……希腊的一切艺术都体现了希腊人平衡、和谐和中庸的基本思想。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罗马人的民族精神中首要的表现为质朴务实的传统美德。罗马法律的建树带有罗马文化务实的特征,从而使罗马法律的发展显得灵活有效、丰富实用,逐渐跃居其它古代民族之上。罗马人不仅在法律、史学等领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珍贵的遗产,而且在建筑方面也取得令人钦佩的成就。神庙在罗马建筑中堪称一绝。罗马帝国容纳各民族的传统多神教,为了表达兼容与统一综合各民族宗教的博大胸怀,奥古斯都的女婿阿格里巴兴建了著名的万神殿,后由哈德良皇帝重建。

——摘编自朱龙华《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大批人文主义者聚集在罗马,他们充当教皇的秘书、使节或顾问,有的还受教皇任命承担了教堂的修建和装饰工作,使罗马一度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关于罗马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盛期中心的原因,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教权的衰落以及当时整个教士阶层的世俗化,致使教皇大力招揽人文主义者。②人文主义者暧昧的宗教态度以及教皇给人文主义者提供圣职和优厚俸禄,使人文主义者志愿为教皇服务。

——据孟光彩《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教皇和人文主义者呈现复杂关系的原因分析》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卫城的地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帕特农神庙为例,概括其建筑艺术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结合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和万神殿的修建说明罗马人的“质朴务实”精神。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从教皇的角度分析罗马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中心的原因。侧重分析②,请以米开朗琪罗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为例,说明“人文主义者志愿为教皇服务”的观点。(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2020-03-3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恩格斯这样称道文艺复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艺术的兴起,和古文的复兴,及方言文学一样,也是发源于意大利的,也是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点的。……建筑是一件合作的事业,故不甚能代表个性,但对于民族性及时间性,它却最能表示出来的。……到了中古之时,人民以宗教为人生的依据,以出世为人生的究竟,所以中古的建筑,便以哥特式为最发达。尖形的长窗,矗霄的高塔,纵行的直线,是都有引人向上的效力的。它们都不啻告诫观者说:“你们且忘了低下,望着天上,使你们的灵魂,随着那颤巍巍尖塔,去与上帝接近接近罢!”到了文艺复兴之时,中古的人生观,又渐渐失了势力,人民的希望及目的,有渐渐的由天上移向地上,由世外移归世内,于是宽基厚柱,圆拱低窗的建筑,又成为近世人生观的表征了。

——选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十三世纪的罗吉·培根,……他以为真理的追求,必须从观察物象,和实验物质下手,单单靠了几本古书,是不中用。……所以到了文艺复兴的末年,科学的精神,既已靠了罗吉·培根等的提倡,而日益发达;而研究学术的方法,也已由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而改为由观察和实验下手的归纳法。……但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仍不过是一点萌芽,直到十七世纪以后,科学家才风起云涌的大兴起来。后来又靠了科学的实用,使地球上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

——选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三   以下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部分人文主义者的言论

人物言论
洛斯基人们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金钱,我们所有人都充满着获取利润、获取更多的利润的欲望。如果弃绝了这个欲望,一切事业就会完全停止。
凡是贪婪者很多的地方,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国家的骨骼和基础。
索德里尼难道我们不知道正是贫穷不断地促使人们去犯各种罪行、亵渎神圣?不正是贫穷产生偷盗、盗窃国库、毒害、伪造、掠夺、抢劫、杀人的行为吗?
罗伦索·瓦拉还有什么比把一切分给穷人……然后自己去行乞更为荒诞的呢?

——摘编自《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论教会和宗教》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建筑艺术“也是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前后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十七世纪以后科学的实用使地球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的体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共同主张并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原因;概述文艺复兴对近代欧洲发展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该书第一部分全部用来描写自然人,第二部分则叙述文明人是如何出现的。在论文的第二部分的开篇,卢梭采用了一种巧妙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人通过用篱笆围住一片土地就造就了私有制的故事,这为以后接踵而来的苦难和罪孽开辟了道路,书的最后部分追溯了政体发展史。一开始是选举制,然后是世袭制,这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专制。该书
A.阐述的三权分立学说为美国政治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B.倡导的社会契约理论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
C.作者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D.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9 . 如图为拉斐尔的绘画作品。此画描绘了慈祥和蔼的圣母、活泼可爱的圣子,充满着人间的生活气息,与中世纪僵化刻板的宗教画迥然不同。这一绘画

①收藏于帕拉蒂纳美术馆
②借助宗教的题材表现人性光辉
③说明现实主义绘画已经相当成熟
④表达了画家对古典审美情趣的认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11-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法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体现和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一个理想的国家,是要通过不同因素之间的协调而获得和谐。”

——(古罗马)西塞罗


(1)概括材料一中西塞罗的思想主张。以启蒙运动为例,说明这些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

材料二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关于万民法,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①万民法的国际法精神体现在当时的各个领域。②万民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侧重分析①,结合古罗马的思想和文化遗产进行说明。侧重分析②,阅读材料二,结合万民法的积极影响进行阐述。

材料三 有人认为,由于罗斯福新政中的劳工立法,使得劳工有了通过自己选择的工会进行劳资谈判的权利,劳工地位空前提高。最低工资、失业补助、养老补贴等等,成为有效保护人们权益的工具,政府有限度的干预正是为了让工业更自由、健康地竞争。也有人将高失业率延长归咎于旨在保持高工资和加强工会组织的新政劳工政策,不断增设的新法规和税收已经阻碍了私人投资,而这抑制了复苏。

——摘编自沃尔顿、罗考夫著《美国经济史》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特点。结合所学对罗斯福的这项政策进行评价。
2019-11-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