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有人问教廷枢密大臣:“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的惩罚?”他悠然回答说:“上帝不愿罪人死去,宁愿让他们活着出钱。”赎罪券贩子说:“不论他的过错多大,只要是罗马教会之匙所达之处,我都可以赦免你该在炼狱接受的惩罚。”这些说明了
A.因信称义B.天主教会贪婪腐败
C.因行称义D.罗马教皇仁慈宽容
2021-07-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泉州第一中学、南安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B.启蒙思想C.禁欲主义D.蒙昧主义
2021-01-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驱使人文主义者讥讽教士丑行的是人性的要求,而驱使宗教改革家们揭示教会的腐败堕落的却是神性的要求。人文主义者要伸张感性的权利,宗教改革家则要重建信仰的权威。在宗教氛围浓厚的16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扬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们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的教诲,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扬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18世纪随着以牛顿思想为代表的近代主流科学文化的植入,法国思想文化传统才会发生彻底变革。牛顿理论不仅用科学来扫除迷信,而且用科学来召唤民主,进而驱逐专制。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牛顿理论哲学化、人文主义化。这是由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完成的。伏尔泰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的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家重建信仰的权威的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法国人文主义发展在社会政治领域表现出哪些理论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2020-12-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你认为导致由图1向图2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
C.罗马教皇的权威受到挑战
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戈(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莎士比亚——因信称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0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6 .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都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简化了宗教仪式B.主张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了教皇的地位D.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2020-12-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材料一   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以来发展了一种政治世俗主义,削弱了其精神凝聚力,卷入了外交和军事纷争;教会信仰的极度虔诚和神灵与经常非宗教的、世俗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士阶层形成了鲜明对照;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此起彼伏,与教皇和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的普世野心针锋相对。

——塔纳斯《西方思想史》

材料二 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凯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事实上,大批群众是被他们中的一个人或多个人领着走的……说社会的进步是由于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上只是在这个社会已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赋予的。

——亨利·伯格森《道德和宗教的来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宗教改革发生的社会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这场改革中的核心主张。
(2)结合材料一、二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相关史实,撰写一篇小论文,评述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00字左右)
8 . 文艺复兴早期,薄伽丘认为但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公众事务”和“荣誉”上是不值得的;15世纪人文主义者布鲁尼则将“在共和国政府里为公民服务”视为但丁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对但丁评价的差异说明了
A.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所发展
B.文艺复兴已超越了文学和艺术领域
C.人文主义者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D.阶级与立场影响人们对人物的评价
9 . 启蒙思想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
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2020-12-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艺复兴的“理性”主要指“知识”或“智慧”,是强调人对社会的认识,而非近代理性主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控制,对世界、自然的能力,这在本质上是‘知性问题’,而不是理性问题”。

启蒙运动中“理性”的体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不满足于人性表面.上的解放,他们还要满足人性的需要,底实现人本身的解放。他们向过去获得了追求人性解放的正当性,但是没有具体的可资借鉴的方法,只有依靠自己,依靠人类理性的力量,解决当代人的追求。因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运用自己的智慧,构建了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三权分立、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君主立宪等设想,以保障天赋人权的实现。这些政治理念的出炉不是试验的方法,更非前人成果的借鉴,而是启蒙思想家们运用自己的思维设想出来的,这种方法即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

——摘编自姜雅莉《文艺复兴的“理性”与启蒙运动的“理性”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理性”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古希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文主义中的“理性”思想的内涵拓展,并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
2020-11-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