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了"商战甚于兵战"理论,并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该书后来印刷十余万部,一时成为部分科举士子的参考书籍。这体现出当时(     
A.改良思想顺应了时代变革需要B.变革政体已成为士人的共识
C.选官制度的根本改革迫在眉睫D.商战理论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22-23高三上·河南洛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启超、吴虞认为墨子关于社会起源的见解和卢梭的“民约论”很相似,方授楚则认为墨家有主权在民的思想;吕思勉为认为《管子》中的“轻重”诸篇与近代的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很相似。这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     
A.全盘否定了儒家的全部学说B.把西学中源作为指导思想
C.发掘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D.存在较为多元的学术流派
3 . 《海国图志》中记录了众多的“他者”形象,除了传统以华夏为视角的“小他者”外,还有两类“大他者”,其一以英国为代表,其二则是西方的舰船、枪炮等。《海国图志》的这一分类(     
A.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B.凸显了师夷长技的理念
C.孕育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改变了国人的认知方式
2023·湖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严复意识到引导女性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为女性的体质不是单纯的生物学问题,主张对女性解禁缠足,使之认识到“天下兴亡,夫女有责”,并担负起强国富民的重任。这一思想
A.将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B.为女性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
C.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D.推动了清末新政的深入开展
2022-06-27更新 | 2150次组卷 | 19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全国卷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江苏南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汹涌的“孔家店”的舆论氛图里,梁漱溟不赞同陈独秀等人提出的无条件吸收西方民主与科学的主张,而是重新举起“仁”的大旗,大力赞扬儒家的“直觉人生”,批评西方的“理智人生”和“功利人生”。这表明梁漱溟
A.继承了康有为的维新思想B.力图发掘儒学的现代价值
C.揭示中西文化的优劣之分D.否定西方民主科学的主张
2022-04-16更新 | 300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2-全国卷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21-22高三上·江苏扬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03年,梁启超撰文严厉批判当时流行的“野蛮人尚力,文明人尚智”的迁腐思想,大声疾呼“柔弱之文明,卒不能抵野蛮之武力。....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则虽有文明,虽有知识,虽有众民,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其意重在
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B.宣传西方铁血思想
C.营造维新变法氛围D.倡导尚武兴国精神
2021-11-19更新 | 317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全国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冯友兰先生在《“五四”前的北大和“五四”后的清华》中指出,当时的北大,就文科方面说,所讲的虽不是应科举考试的“举世”那一套,但多数学生思想仍停留在科举时代,还是以学校毕业作为博取功名利禄的手段。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五四”前的北大以培养政治人才为主B.北大学生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C.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D.北大学生渴望回到科举时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魏源十分欣赏英国“国中宗室大臣皆坐而议政”之风,在《圣武记》中多次赞誉清朝兴起初期八大王坐而议政之事,将两者等同视为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据此可知,魏源
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广泛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
C.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D.从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