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第二次绿色革命”是指通过运用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既高产又富含营养的动植物新品种,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成就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基因测序任务
C.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D.掀起了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2021-11-04更新 | 7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0“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科技发展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1983年开始,我国第一批民办高校开始招生,到1986年年底,全国已有民办高校370所,至1991年年底,全国民办高校的数量增加到459所。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各种经济成分齐头并进
C.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思想家席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美育”概念。在他看来,人是现代文明的牺牲品,法国大革命无法给人带来真正的自由,而机器化大生产、分工的细化,更导致了人性分裂与艺术堕落。他在吸收康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美与艺术来改造人的灵魂,实现人的内在心灵自由。在《美育书简》中,席勒明确地将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区别开来,提出审美活动是人的感性、理性和谐运动的结果,指出未来是“审美的王国”,人应变成审美的人,进而发展成为人格健全的人,也即是自由的人。

——据黄健云《席勒的美育思想及其价值》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借鉴西学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美育思想,以期实现“立人”“新民”与“强国”。如王国维痛斥中国人嗜“利”与“官”的卑劣,欲糅合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治疗“国民精神上之疾病”;蔡元培针对晚清“忠君尊孔”的钦定教育宗旨,指出“以美育代宗教”是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必然,并积极创办艺术院校,扩展美育影响;梁启超、鲁迅也写下大量文章,希图借美育辟出一条改造国民的大路。尽管美育成为了民国教育方针,尽管无论在学理还是实践层面美育界均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国家一直处于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境地,美育终究不可能完成这份历史重任。

——据谭好哲、刘彦顺《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等

材料三   1950年,毛泽东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主张各种戏曲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1953年,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就历史研究工作方针向毛泽东请示,毛泽东提出要“百家争鸣”。1956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晚期专制主义的揭露,对毛泽东的触动很大。这使他意识到,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政治危机。19564月,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双百”方针。

——韩永进《新的文化发展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席勒美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美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适用对象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 . 1953年8月,艾青在发表的(谈中国画》中提出了“新国画”的概念。该文发表后,有许多人写信表示反对,然而来信却并未公开发表。时隔三年后,出现了一组针对此文批判的文章。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左倾错误影响到文艺领域D.“双百”方针的提出
5 . 下表所示为1960~1963年我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变化概况。这一变化
年份 19601963
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
校、农业中学和技工学校等
学校数量31 001所5 878所
在校生人数503.5万人83.78万人
教职工人数51.38万人18.19万人
普通中学学校数量21 805所19 599所


A.反映了中等教育的主导地位B.服务于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
C.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D.推动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2021-09-15更新 | 542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2期)-专题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6 . 下表是1960—1963年湖北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情况表,表中的数据变化
年度中师学校(所)在校学生(人)毕业生数(人)教职工数(人)
1960年603058632461634
1961年43126544276822
1962年1749923883405
1963年1542012400355

A.是为了解决教师数量供大于求的局面
B.反映我国已基本实现扫除文盲的目标
C.表明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
D.与当时国家建设方针的调整基本适应
2021-11-29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备作业)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外来新词简表

时期主要外来新词来源
汉代到唐代苜蓿、葡萄、琵琶、胡豆、胡琴西域
佛陀、和尚、袈裟、菩萨古代印度
晚清到“五四”前后赛恩斯—科学、德谟克拉西—民主、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布尔乔亚—资产阶级、德律风—电话、梵婀玲—小提琴、伯理玺天德—总统、沙发、咖啡、三明治、幽默英国、俄国、日本
改革开放后艾滋病、因特网、迪斯科、IT、WTO、DVD、XP、巴士、热狗、超级市场、纳米、麦当劳、派对、脱口秀西方发达国家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相关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我国对劳动模范的评价标准随着时代发生变化,从建国初期的“老黄牛”型到现在的知识型、创新型、技术型、专家型、管理型劳模。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以来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B.建国初期“一化三改"成功推动
C.进一步提升技术型人才地位的要求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2021-06-30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03感动中国的张桂梅——时代楷模、精神财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图所示为2010~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
A.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合理B.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C.高校办学体制不断推进D.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21-05-18更新 | 25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1·全国·模拟预测
10 . 1953-1957年,我国中小学课程五年间先后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并首次在初、高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此时期新颁布的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此次中小学课程调整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有针对性地对工人和农民进行扫盲教育
B.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D.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2021-05-01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Ⅲ卷)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