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高考录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1977年高考录取率为4.8%,至1988年上升为24.6%,2001年增长至72.3%。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
A.恢复高考使得高等教育已经普及B.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不断增加
C.教育事业处于转型时期D.高等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
2021-03-2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全国通用)-考点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观察如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A.教育总体成发展的趋势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
C.“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D.“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
3 . 针对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禁核条约,1964年中国核试验成功后,亚非国家和英、法的舆论普遍认为,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据此可知,中国核试验的成功有助于
A.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
B.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D.实现两大阵营间的力量均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8O年代以来,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史学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和“双百方针”的恢复
D.导致形成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
2019-03-04更新 | 615次组卷 | 19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教育全面批判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文革”时期,教育管理者鼓励学生对苏联教育模式“造反”,使杜威的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地主导了“教育革命”。这反映出
A.多元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B.教育从全盘苏联化转向全盘西化
C.教育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
D.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教育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1~1976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情况

对上解读正确的是
A.“文革”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职业学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C.“文革”后期职业教育有所发展
D.职业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感不强
7 .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上扫除文盲并普及小学教育,农业生产合作社要社社有中学;十五年内要使每个有条件的自愿的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这突出反映了
A.教育领域的大跃进趋势
B.教育为工业化建设服务
C.基础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8 . 材料一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在社会中无处不在。18世纪以来,伴随西学东渐,融入西方色彩的礼俗变革悄然伊始。辛亥革命后,中华礼制简约化与世俗化趋势无可逆转,一些古代礼俗如跪拜礼废止不行,“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不再使用、“先生”、“君”“女士”、“太太”等称谓成为时髦用语。1915年,陈独秀发文宣称:“中华固有之伦理、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股“国学热”的潮流带动了部分传统礼仪的回归,地铁上大学生的“汉服秀”、中小学校园诵读《弟子规》,举行“冠礼”,社会上朋友相见作揖打拱,夫妻互称“郎君娘子”等现象屡见报端网络。

——摘编自唐翼明《国学热是中国人自发的文化自救》

材料二   法国礼仪制度举世闻名:法国人一度被誉为欧洲最有礼貌的民族。1789年,一场攻占巴士底狱的骤变席卷全国,巴黎大街上充斥着互称“公民”的激进男女,在打倒波旁王朝的同时,也将优雅的法兰西礼仪——日常交际礼仪,餐饮礼仪、着装礼仪等视作旧体制的毒瘤,逐一以革命法令彻底废除。1875年,动荡的法国开始消停,社会重新认可了传统的礼仪文化,礼仪规则在越发高雅,规范的同时又日趋平民化、大众化。从1914年到二战胜利,礼仪越来越简化快捷。然而到1991年以后,法国尊崇古典礼仪的社会群众越来越多,人们又开始使用一些早已不太习惯,消逝近百年的礼仪,如吻鼻礼、鞠躬礼。

——摘编自(法)鲁维洛瓦《礼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期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

(2)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态度改变的原因,并对这种现象作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法两国社会礼仪演变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5年,党中央分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进程,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党的“十五大”强调,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实现我国技术的跨越。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材料二日本1952——1961年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3.4%)+科学技术(66.6%)

材料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科技成为各国提升国力的主要手段,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因此,许多国家把发展教育定为战略要务。各国比较一致的作法是:加大投资;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向两头延伸;推进教育形式和手段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当今教育和经济战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18-04-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2017-2018学年必修3 6.28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时练习
10 . 1958年,伴随着大跃进的风潮,当时的教育部红头文件提出要在15年内普及高等教育,因此当年扩招增长率达到151.52%。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
A.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B.教育良性发展的势头
C.较为薄弱的教育基础D.“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
2017-05-1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