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袁隆平的科技成就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是由于他的成就
A.消除了环境污染
B.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C.迈出了走向太空第一步
D.获得了诺贝尔奖
2 . 教育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汉马融注(《论语》)“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材料二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

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洋务运动重要教育实践一览表


时间内容
1862创办北京同文馆
1863创办广东方言馆
1866创办福州船政学堂
1867创办天文算学馆
1872、1873、1875、1887年派遣留美学生共120人

材料四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5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马融的注解体现了孔子哪一教育思想?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汉武帝的举措对当时的教育和思想领域分别产生哪些影响?
(3)材料三的教育实践反映了洋务运动哪一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对近代中国有何重要影响?
(4)据材料四,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反映了我国将实施哪一重大战略?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当今中国,杂交水稻播种范围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这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推广
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C.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
D.使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斯瓦米纳森博士给予这样的评价最主要是基于
A.袁隆平是许多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的科学家的代表
B.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杂交水稻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D.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