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2 道试题
1 . 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力更生取得的是
①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地球卫星②“埃尼阿克”电子计算机
③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④民用大飞机 C919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④
2 . 2021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大会期间,虚拟主持人“泠鸢”与大会主持人一起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脱口秀。下列科技中为“泠鸢”的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的是()
A.生物科技的革新B.5G通信技术的推广
C.信息技术的发展D.电气科技的进步
3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通过“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实施,中国逐步摆脱了对苏联援助的依赖,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独立自主地建成了自己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国防科学技术体系。这些科技成就
A.有力捍卫了国家安全B.得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扶持
C.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D.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4 . 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国内第一个考古学专业,招收考古学专业本科生。此后,其他一些高校也相继成立考古专业招收本科生。这些学生毕业后补充到了各地各级文物考古机构。建国初期考古人才的培养
A.标志新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B.适应了国家基本建设需要
C.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D.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35中长期目标和2050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加强职业教育
A.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B.旨在完成国家的工业化
C.适应新时代建设人才的需求D.促进了民众的自我觉醒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近代早期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850年前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初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摘编自刘以林《通信技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新中国成立后,起源于好莱坞的电影“明星”成为反动腐朽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则是“电影演员”的中国称呼。到了1962年,政府则推选了新中国的“22大明星”,并对“百花奖”优秀电影演员进行了表彰,这一变化说明
A.文艺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B.国家开始重视人民娱乐生活
C.电影的发展服务于时代需求D.反动腐朽文化得到有效遏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曾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命题。我们的回答是“中国人用自己创造的高科技养活自己”。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能有这样的贡献主要在于
A.运用科技手段在世界范围内首创研制杂交水稻
B.有效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的问题
C.袁隆平杂交水稻为缓解粮食短缺贡献中国方案
D.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和法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航天科技成果。据此可知
A.中国航天科技发展领先世界B.政府大力支持推动科技的创新
C.中国科技普及工作成效显著D.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10 . 2004年《感动中国》的一段颁奖词这样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就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该颁奖词中,“他”的主要贡献是
A.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突出贡献B.教书育人培养出了众多英才
C.培育出亚洲区域的小麦新品种D.解决了中国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