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16-11-27更新 | 180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体育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是中国2000~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
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
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3 . 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国际地位有重要影响
②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6-08-16更新 | 499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83年12月,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将军亲自挥笔命名“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C.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
D.21世纪初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备受鼓舞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部分时期我国派遣国外留学生分类统计表

分类时间派遣的国家派遣方式学习科类人数
A1900年1919年欧美、日本自费为主理工、政法类为主两万余人
B1920年1937年欧美、日本、苏联自费为主理工、政法类为主人数不详
C1938年1949年欧美、苏联自费为主理工、政法类为主人数不详
D1950年1965年苏联公费理工类为主1.6万
E1972年1978年欧美、日本公费理工类为主1.5万
F1979年2011年遍及全球大多数国家自费为主理工类为主224万

从表格中提取不同阶段我国派遣国外留学生前后变化的四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8 . 2012年6月16日中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在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B.
C.D.
9 .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即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②学者于宪法范围内在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创作、批评、辩论的自由
③实施过程历经曲折
④与二千多年前“百家争鸣”的背景相似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