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中国
A.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的影响B.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C.形成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结构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党的一百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精神内涵不同,但实质归一,具有完整的共生特质。中国精神不是单一的某一种精神,而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对精神生产和精神指引的领导,逐步建构起的一个具有整体架构的中国精神谱系


——摘编自邹绍清《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谱系中的一种“共生特质”,并予以阐释。(要求:“共生特质”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06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部分重点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4年,党和政府规定,电影放映网建设重点对象是工矿、农村和小城市。在积极兴建、改建城市电影院的同时,也抓紧组建大量的流动电影放映队,以低廉的票价甚至免费让工农士兵欣赏电影,使过去的小资文化、市民享受升级成为事实上的大众文化和人民体验。由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
A.推动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B.旨在落实社会主义改造方针
C.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这说明高等教育
A.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B.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D.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
2021-09-01更新 | 34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中国农民曾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一生,见证了“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以下选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中国成立后,袁隆平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开拓者
②文革期间,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③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袁隆平指明了科研方向
④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08-23更新 | 440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某领域发展情况统计曲线图,曲线图所反映的主题应是
A.建交国家数量B.科技成果数量C.高校在校人数D.全国粮食产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85年,教育部着手改变恢复高考后实施的国家包揽学生学费、学生毕业后绝对服从国家分配的制度,规定高校可以招收少量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学生自己缴纳培养费、学杂费,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就业或自谋职业。这一变革
A.顺应了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B.提高了高校招生制度的公正性
C.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D.促进了高等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为1977年到1982年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表。由此可见
年份报考人数(万)高校录取人数(万)录取比例
1977年570274.74%
1978年61040.26.59%
1979年468.528.46.06%
1980年333288.41%
1981年2592810,81%
1982年1873217.11%

A.改革开放推动了高考的恢复B.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逐步相适应
C.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长D.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满足
10 . 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同年10月,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指出体育事业“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这些规定和主张,表明新中国的体育事业
A.强调一切由政府主导B.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主要服务于国防建设D.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发展
2021-05-01更新 | 413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