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2021-02-02更新 | 755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教育口号是教育现实中的重要现象,教育口号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与影响,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下列属于新时期的教育口号是
A.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B.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青年到农村去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米
2021-01-15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中国1977年到1985年高校招生相关数据简表,这一表格能够反映出
中国历年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表
年份报考人数(万)高校录取人数(万)录取比例
1977年570274.74%
1978年61040.26.59%
1979年468.528.46.06%
1980年333288.41%
1981年2592810.81%
1982年1873217.11%
1983年1673923.35%
1984年1644829.27%
1985年1766235.23%

A.大学招生人数持续增加B.高等院校的录取比例得以持续提升
C.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稳步发展D.恢复高考初期生源最好
4 . 1956年,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这一提法的目的在于
A.为经济恢复创造条件B.打破美苏大国核垄断
C.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D.摆脱苏联的经济援助
2020-12-22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三)历史试题
5 . 1950年9月,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工农教育会议,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农教育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来。这一做法
A.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特征B.确立了工农主人翁地位
C.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半文盲D.巩固了义务教育的成果
6 . “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他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然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一评论指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儒则近似明代人,生活多半都市化,一得进士,在政治上即成骄子,根柢不能像汉人之淳朴笃厚……清政权不断高压,书院讲学精神再难复兴。清代知识分子校勘、训话、考订,说是实事求是,但此实事,已不是现实人生中事,而是转向故纸堆中做蠹鱼生活。换言之,则是脱离了人文中心,仅限在故纸堆中书本上,为学术而学术了。他们不想做相与做师,不在现世活人身上打主意,不关切人群大共体,他们只把兴趣集中在几本遥远陈古的书籍上,他们遂真成为一些书生与学者。他们不注意人人可为圣人的活教训,他们只想教人能读圣人书。而其读圣人书,亦不重在通大义,辨真理,而重在其版本字句,声音训话,事物考证。总之是避免了以人文作中心。近人又说清代学术相似于西方之文艺复兴,此语绝不得清儒之真相。这一风气,到道咸后,清政权将次崩溃时才变。

——摘编自钱穆《中国知识分子》

材料二   近代知识分子不幸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相交织的时代,从传统文化背景走出来的他们带有深深的传统的烙印。勉力经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充当“社会良心”的角色,忧患意识又促使他们自觉入世,进行人生体验。一代学子从学术理论到个体人格的参与,从治经到探讨治国之术的递变,都反映了他们忧时匡世之心。我们把包世臣、曾国藩和康有为作为近代不同阶段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

——摘编自于淑敏《从人名符号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知识分子们也找到了方向。大批知识分子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从欧美、日本等异国他乡纷纷回到祖国来。截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总共有2500多名海外专家、学者和留学人员回国,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成了科研、教育、国防等事业的骨干力量。知识分子们放弃了在外国的高薪与舒适的生活,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洗刷这个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屈辱与失败。

——摘编自李楠等《梦想与责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促成知识分子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因素。
8 . 1952年6月,教育部规定,中央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招生名额应报请审核批准,严格禁止乱招乱拉,统一招生日期,考试科目全国统一规定。该项规定
A.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公平
C.反映出高校招生受政治干扰
D.扩大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
9 .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北京大学教授李汝祺的文章,并增加了由毛泽东拟定的新标题《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还加了一段按语:“我们欢迎对错误作彻底的批判(一切真正错误的思想和措施都应批判干净),同时提出恰当的建设性的意见来。”这表明当时毛泽东认为学术问题需要
A.坚持百家争鸣
B.强调阶级斗争
C.坚持百花齐放
D.提倡兼容并包
10 .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