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这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决策是(  )
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制度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
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
3 . 温家宝曾提出,中国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科技成就中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        )
A.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B.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C.成功研制“两弹一星”D.实施希望工程
4 . 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这在当时违背了
A.“百花齐放”的方针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2016-11-27更新 | 392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   
A.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C.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7 . 日本《每日新闻》2009年5月9日援引美国方面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在美国要把小笠原基地返还日本前夕,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当时采取这一措施的依据是(  )
A.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B.古巴发生了导弹危机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D.欧洲建立了共同体
9 . 《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建国初期,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扫盲教育的开展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
C.“文革”期间,教育发展的停滞
D.1977年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
10 . 某学校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成就展,下列图片可以入选的是
A.“东方红—1”号卫星
B.载人航天飞船
C.袁隆平的“南优2号”
D.重返联合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