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1 . 文化方面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________________“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全社会弘扬________,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把________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教育经费连年保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3)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增速超过10%,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________
(4)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创作弘扬________。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
(5)中国文化加快________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________
2021-12-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 . 下图所示是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的头条报道。该报道中的这一科技成就
A.打破了美苏对航空技术的垄断B.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安全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021-12-25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掀起了一股俄语热。1951年设立俄语系科的高校共有34所,是新中国成立前近3倍。教育部在19537月停办大部分师范院校英语系的决定,19544月规定高中外语课以俄语为主,俄语成了我国的第一外语。60年代,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育开始走向正规。1964年成立了隶属于国务院的外语规划小组,制定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在外语教育中英语为主,英语教学逐步得到了恢复和重视。

1979年,教育部要求语种布局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要把大力发展英语教育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注意日、法、德等外语的比例。以英语为主,多种外语全面发展的格局日趋形成。

——孟臻《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演变与发展》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外语教育语种的变化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外语教育语种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4 . 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了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属性。“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这就要求文艺创作必须坚持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既定方针B.以服务经济建设为根本导向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D.肃清“反动学术权威”的遗毒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媒体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报道中常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工农服务”“为建设服务”等表述,改革开放以来,媒体报道中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相关表述明显增多了。这反映了
A.国家对立德树人的重视B.教育方针对时代诉求的回应
C.我国对苏联经验的借鉴D.政治运动对教育的渗透加深
6 . 1958年9月,在中宣部召开的文艺创作座谈会上,与会者纷纷表示要像生产1070万吨钢一样,在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理论研究等领域都要争取放“卫星”。文艺创作和批评都要大搞群众运动。这反映出
A.“文革”动乱波及文艺领域B.“双百”方针开始贯彻到基层
C.“左”倾错误渗透到文艺领域D.民众积极参与文艺侧作实践
7 .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美国、欧洲各界纷纷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发表评论,“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太空新秩序。它向世界宣示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据此可知,“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
A.说明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领先世界B.表明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C.大大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D.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8 . 下表所示为1964年10月法国报刊针对新中国某一历史事件所发表的评论(部分)。由此可知,这一事件
评论出处
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解放报》
中国在进入联合国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十字架报》
虽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威力不大,但它立即就成为中国在国内外特别是对不发达国家有力的政治和宣传武器《世界报》
中国龙从沉睡中苏醒了,七亿人口的国家向世界发出了令人不安的警告《巴黎日报》
A.改变了联合国对中国的态度B.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
C.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是“科教兴国”战略成果之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集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这些规定出台的深刻时代背景是
A.1977年恢复高考B.思想界破除了“两个凡是”
C.改革开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著名作家韩少功回忆道:“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最初未能使我动心。对于那次高考能否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和公平择优,我一开始十分怀疑。”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徐行言也曾道:“虽然上大学是我内心深处所向往的目标,但在经过四年的推荐入学和张铁生的白卷风波之后,我却始终将信将疑。”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名存实亡B.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
C.文革“左”倾错误的影响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伤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