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某领域发展情况统计曲线图,曲线图所反映的主题应是
A.建交国家数量B.科技成果数量C.高校在校人数D.全国粮食产量
2 . 1953-1957年,新中国实行了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
A.中国教育受意识形态影响B.教育改革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C.中国教育体系的科学完整D.经济状况制约基础教育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强调,文艺创作 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 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各级党委不要横加干预。这一讲话表明了
A.“双百”方针的回归B.党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视
C.拨乱反正的开始D.文艺创作根源于个人经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邓小平曾强调“现在要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一位的是发展教育和科技,要从现在的娃娃抓起,因为将来管事的是他们”。2020年张桂梅女校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震撼了全国,12年间她帮助1800多名女孩圆梦大学,教会了大山里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这些战略思想和实践
A.奠定了教育创新的基础B.指明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C.明确了教育的重大意义D.发展了教育和教学理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禁止技术外流,以维持其工业国家的主导地位。此时,英国全面领先,成为美国的效仿对象,(美国)各州纷纷亮出政策,吸引人才,引进技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工业革命之父”塞缪尔·斯莱特就是在人才政策吸引下来到美国的。除了拿出吸引技术人才的政策,美国政府还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专项奖金,并派出间谍,窃取英国的机器图纸和技术。作为后起追赶国家,美国采取了很多手段来获得工业技术,或自己创新,或投资购买,或人才引进,从而突破了英国的技术封锁。

——摘编自韩毅《美国工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在苏联的帮助和我国自力更生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辅相成的情况下,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航空、核能、火箭、电子、自动化等现代科技的启动。然而,在国防尖端技术上,苏联的援助并不可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而妥协,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大无畏精神,带领广大干部与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地继续研发和探索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新中国才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底气。

——摘编自董志凯《自力更生方针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回顾(1949~197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突破英国技术封锁的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突破外部技术封锁的背景和意义。
7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105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20-12-05更新 | 3967次组卷 | 85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6年,老舍的《茶馆》、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等优秀文学作品相继发表,文学创作初步打破了题材和主题的禁区,题材范围扩大,体裁风格多样,涌现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1957年1月,全国60多个专业歌剧团体在北京举行音乐舞留会演,20多天演出的节日有360多个,这一现象
A.是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成果
B.体现了毛泽东“百家争鸣”的方针
C.说明了当时“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的盛行
D.受到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正确方针的推动
10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仅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春,归国人数就达到3000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留学生和学者总数的一半。这说明新中国
A.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文化工作报酬优渥
C.淡化科学领域意识形态D.建设人才资源充足
2020-09-06更新 | 122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