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按儒术行事的丞相卫绾上奏反对窦太后所为。窦太后时期
A.儒士深受统治阶层赏识B.黄老思想统治地位丧失
C.儒学官学地位尚未确立D.独尊儒术举措注定失败
2021-01-15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三)历史试题
2 . 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
《道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万物莫之能令
《经法·道法》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经法·君正》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治之安也
《十大经·观》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

A.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
C.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
3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该材料所包含的思想其实质是
A.文化专制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独尊儒术
4 .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这一建议
A.顺应了大一统的时代要求B.引发焚书坑儒的历史悲剧
C.促进文景之治局面的到来D.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0-11-17更新 | 307次组卷 | 96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一历史试题
6 . 孔子将“知仁勇”称为“三达德”;管子把礼、义、廉、耻称为“四维”即“国之四维”;孟子提出“四德”思想,即仁、义、礼、智;董仲舒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概念。这说明
A.“五常”思想有其内在系统性的发展B.儒家思想提升了国家社会的道德水平
C.儒家思想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传播D.“五常”促进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形成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三: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文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摘编自刘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背景。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6至18世纪欧洲“东学西渐”与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现象的相同之处。
8 . 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
A.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B.儒学逐渐确立民间的独尊地位
C.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D.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制衡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019-06-08更新 | 14792次组卷 | 20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据此可知,汉代“举孝授官”
A.使士人开始步入政治舞台
B.促使了社会实现公平公正
C.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性
D.体现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2019-05-28更新 | 2116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