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2022-12-16更新 | 234次组卷 | 30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
2 .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     
A.秦代后B.汉代后C.唐代后D.宋代后
2022-07-07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历史试题
3 . 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
2022-02-09更新 | 165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9年1月13日 《每日一题》 高考二轮复习-每周一测
4 . 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旨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B.极大地受到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C.摆脱了传统“家国同构”观念束缚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时代需求
2022-01-05更新 | 773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教学资源(人教版)专题02中华文明的确立和初步发展:秦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
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
2021-10-23更新 | 305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C.趋向“三教合一”D.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2021-10-14更新 | 555次组卷 | 5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武帝独尊儒术后,世人争相求学,太学生积极上书言事。西汉后期,政局不安,司隶校尉鲍宣因秉公执法得罪丞相,被劾以大不敬下狱,太学生王咸“举幡太学下”“诸生会者千余人”,哀帝迫于舆论压力而赦免鲍宣死刑。据此可知,当时
A.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B.太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天人感应”体系被破坏D.大批读书人被政治斗争所利用
8 . 下图是出土于山东嘉祥县的东汉画像石。图中左边拄拐杖的老者是老子,面前躬身捧雁问礼者是孔子,其身后所随四人为颜回、子路等弟子。此类画像石出土约30余幅。这反映了东汉时
A.治国理念的变化B.绘画水平的提高
C.儒学下移的影响D.学术派别的交流
2021-10-12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图画史料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9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A.树立皇帝的权威B.发展思想文化C.消灭异端学说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2021-10-11更新 | 358次组卷 | 19卷引用:【稳赢期末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核心素养提升练-专题0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孔子开始由凡入圣的标志性事件是
A.君权神授思想的提出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
C.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D.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2021-10-01更新 | 11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