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2022-10-28更新 | 283次组卷 | 122卷引用:2009-2010学年江苏淮阴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这一名言强调了(     
A.男女平等B.心外无物C.民主法治D.社会责任
2022-09-27更新 | 725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它为明代前期士人的心理疲劳提供了有效的缓解途径,它使那些被理学弄硬了心灵的士人寻到了恢复活力的方法,它为那些在官场被磨平了个性的士人提供了重新伸张自我的空间。”材料的中“它”(     
A.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B.隐含平等叛逆色彩
C.严厉抨击君主专制的强化D.逐步成为官方哲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明道德之善。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据此可知,两者都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B.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
C.主张“工商皆本”D.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2022-07-12更新 | 478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朱熹赞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月亮盈亏的解释,并用“阴阳”的相互作用,解释自然界的雷电、霜雪、彩虹的成因,批判前人的神秘主义错误。而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震亨把其最得力的医学著作命名为《格致余论》。这表明(     
A.古代中国科技重道德轻技术B.科技与理学有共通之处
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朱熹研究上述问题的出发点是
A.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B.实现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
C.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D.达到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
2022-05-31更新 | 77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7次组卷 | 15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必修)人教版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君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君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
A.强调伦理道德B.重视知行合一
C.宣扬格物致知D.说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021-12-11更新 | 19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走向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遵循伦理
2021-12-09更新 | 215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