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2 . 有学者研究,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还对地质学化石、宇宙起源、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已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
C.生成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口号D.植根于“格物致知”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ニ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瓷器成为文学艺术传播主要媒介
2021-09-08更新 | 976次组卷 | 6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嘉善同善会是明末清初江南的民间慈善组织。它规定“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一律禁止施济”。这一规定
A.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B.稳定了地方的社会秩序
C.具有鲜明的教化特征D.暴露了政府的救济缺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对此王阳明解释道:“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这种解释
A.继承了二程的认识论B.与孟子思想完全一致
C.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阳明曾乘船航于海上,突遇大风,船只几乎倾覆。他在危境中作诗曰:“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由此可知,王阳明
A.提倡“经世致用”B.认为“心外无物”
C.提倡“致良知”D.主张“知行合一”
7 . 陆九渊家族每日清晨有专人击鼓唱歌,训诫家人要勤劳、节俭、孝悌等,食后饮茶时也要击罄唱训词,教育家人“须有省,照自心,察前镜”。当时这类“家礼”较为普遍。材料反映出当时
A.家训借助艺术方式传播B.科举制度促进家风改进
C.儒家道德观念影响广泛D.统治阶层生活奢侈腐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中期,程朱理学僵化,王阳明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他认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据此可知,这一理论
A.坚决反对研习儒学经典B.主张格物致知寻求天理
C.隐含着平等自由的倾向D.受到西方人文精神影响
2020-05-23更新 | 533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这表明“理”是
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
B.世界万物的本原
C.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D.封建伦理道德的总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