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宋朝以前,我国民风比较开化。普通民女离婚再嫁毫不出奇。但宋朝时期却强调“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史·烈女传》共记载烈女42人,其中贞节烈女类达38人之多。这表明(     
A.理学思想理论日趋完善B.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学说
C.理学思想日益束缚人性D.理学信仰面临严重危机
2 . 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社会里,出现了大量由女性书写的作品以及预设读者为女性的作品,甚至家族内才女的作品集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重要文化资产之一。这反映出晚明当地的社会氛围是(     
A.心学强调人欲也是天理,形成解放个性的风气
B.受西学和基督教影响,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大增
C.商业文化发达,旧有社会秩序逐渐松动和瓦解
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带动大众文学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王阳明认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稷安危,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语录为真理,强调了个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有学者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据此可知,王阳明的思想(     
A.隐含自由和叛逆色彩B.弥补了程朱理学的不足
C.践行经世致用的思想D.冲击了传统文化的地位
2023-04-15更新 | 762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太学在政府初创时规模很小,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博士弟子50人。汉成帝末年“增弟子员三千人”。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但政府遇到疑难问题时,博士也要提供咨询意见,要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承担巡视地方政教的工作,还要对儒家经典进行校勘、注释和传播。兼教学机构与国家考试机构于一身的太学,不仅要引导校内学生专心攻读,而且要鼓励青年自学,校外人员参加太学考试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资格和荣誉。这促进了汉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教乐学、尊师重道之风。

——摘编自王凌皓《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材料二   唐末五代智璇等僧人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北宋“因袭增拓”而成岳麓书院。南宋初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大批当世的经世之才。朱熹自福建专程来访,并与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称“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这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也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摘编自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书院简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太学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与西汉太学相比,宋代张栻主教岳麓书院的教育教学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6 . 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婆家虐待而逃亡崖州,期间学习黎族棉纺织技艺。约40年后重返故乡,改进并推广棉纺技术。然官修史籍不见其名,仅载于元陶宗仪《辍耕录》王逢《梧溪集》、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等。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掌控意识形态B.海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C.传统农学注重经验总结D.蒙元政权排斥农耕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宋时期,妇女离婚改嫁时有所见,尚没有被世人视为丢人现眼、有辱家门的羞耻之事,比如范仲淹的母亲就曾因为家贫而改嫁,范仲淹本人还主动将守寡的儿媳妇续嫁与学生王淘为妻,并在《田约》中同意资助其再嫁的费用。王安石的儿媳妇也是对“从二夫并不忌讳的”。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B.社会风气的相对开放
C.传统伦理观念的强化D.封建礼教的严格束缚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之前的儒家遵从孔子的告诫,“敬鬼神而远之”,而宋儒开始积 极追问鬼神问题,并以思辨的目光对其进行审视。程颐认为,“释氏与 道家说鬼神甚可笑…… 以生死恐动人”;张载根据《周易》的占筮文化对 鬼神进行了精细论证,结论是“不可以理推”;朱熹说“鬼神事自是第二 著,那个无形影,是难理会底,且就日用紧切处做功夫”,他认为万事万 物同“理”而异“气”,鬼神不过是天地间阴阳二气交合的情状,本质是阴 阳造化功能。尽管理学家们将鬼神视为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以便对儒 家的祭祀领域加以回护,但这并不妨碍宋代民众继续崇拜具有人格意 义的民间世俗鬼神、阅读鬼神题材的志怪作品。

——摘编自袁文春《宋代理学中的志怪空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家的鬼神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家对鬼神问题进行思辨讨论的背景。
2023-02-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9 .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谱系之学,在周代已有,所记者为君主、诸侯的世系,政府设有专官典掌,秦汉均沿其旧。君主、诸侯之外的家族谱系在汉代也已出现,到魏晋南北朝门第社会成立之后,谱学大盛,世家大族均有谱牒,详载世系,而且要上告之于官府,门第高下的评定、官职的选举;以至于两家之间的通婚,都以此为依据,唐代仍然承袭此风气。宋代以后,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族谱的纂修更为发达,也具有新的特色。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苏洵说的很明白,"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但是,在儒学重振之后,讲求古礼,基于敬宗收族的要求,谱学也随之而复兴。其中欧阳修、苏洵两人亲自编修本家的族谱作为范例。他们两人所修之谱,均为小宗之谱,记载仅限五世。在平民化社会里,修族谱的目的既不在于维系政权的传递,也不在于作婚宦的依据,而是在于维系亲情。南宋修谱之法大体上不出于欧阳修和苏洵所定的形式,不过,到南宋末期,也有家谱所载世代超出五代以上,甚至达到十世以上的。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   常州历来人杰地灵、文风炽盛,这极大地促进了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少数家族开始恢复修撰家谱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外游子回乡问祖,拉开修谱热。近十年来,家谱热集中武进,且热度不减。改革开放后,我市新修家谱达到了650多部。

——摘编自常州晚报《40年间,我市新修家谱650余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古代谱学发达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族谱编修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族谱编修的现实意义。
2023-01-12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宋中期的朱熹继承了程颐、程颢、张载等人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由此形成了程朱理学。1241年,程朱理学受到官方推崇,宋理宗下令二程、张载、朱熹等四人从祀于孔庙。这主要是因为程朱理学(     
A.主张学术应为现实服务B.强调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C.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D.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