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0-04-06更新 | 58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学是宋朝以降中国士人学问的核心,理学有两个关键特质。第一,理学探讨的范围甚至比西方的哲学更广。它不只是要解释这个世界是怎样来的,还要明确规定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应有的行为准则。第二,理学是“一套”学问,它有严谨的逻辑,将众多内容容纳在一套可以讲清楚的道理中,而不是把这些东西分开,做片段式处理。

——杨照《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思想家叶适对理学的批判,首先是针对理学家大肆宣扬的“道统说”展开的。按照程朱理学的“道统说”,“道”之传递,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至孔子,孔子传曾参,曾参传子思而再传孟轲,至宋代又为二程和朱熹相继承接。叶适对尧至孔子的道统传递并无异议,但对孔子之后的传递系统,他认为这明显属于杜撰。在此基础上,叶适进一步剖析理学的思想来源,揭示其“中国之学”和“夷狄之学”相混杂的内在本质。叶适认为,理学尤其是程朱之学实际上并不是源于尧、舜、子思之道,而是发挥孟子的“新说奇论”,再掺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部分内容的产物。其结果是“道之本统晦矣”。

——陈国灿《叶适与南宋反理学思潮》

材料二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还十分注意把中国儒家经典传到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如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意大利。1626年,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又译《五经》为拉丁文,在杭州刻印。入清以后,意大利传教士殷铎泽和葡萄牙传教士郭纳爵将《大学》译成拉丁文,称之为《中国之智慧》。随之,殷铎泽又译《中庸》,书名为《中国政治道德学》。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之际欧洲出现的“中国热”现象。

4 . 思想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来,学术界“高谈性命”、“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等现象不断蔓延。黄宗羲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评析明代学术。黄宗羲主张“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乃不为迂儒”,同时他又将重视儒者的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判为具有正面意义的明代思想。

——摘编自史革新著《清代理学史》等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思想与明代儒学的“求同存异”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哲人”在经济、宗教和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具体建议,指出其建议本质上所体现的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追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三教图》(局部)。图中,左为孔子,中为释迦牟尼,右为老子,对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评述正确的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影响儒学的统治地位
②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③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④唐宋时期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D.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7 . 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19-01-30更新 | 524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D.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
2018-04-1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5周历史文科晚练
9 . 下列有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本质区别
B.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D.二者都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2018-09-07更新 | 284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民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检测卷一
10 . 关于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
A.仍占绝对统治地位
B.其地位受到冲击,与道、佛两教一起处于三者并立地位
C.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
D.完全丧失了儒家思想的本色
2018-11-1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