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 “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公平公正B.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C.劳动教育开始普及D.墨家重视贤人示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儒家强调“定于一”的礼乐道德秩序;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权力法律秩序;墨家强调“尚同”与“执一”的社会行动秩序。这可以用来说明,诸子百家(     
A.思想主张日益趋同B.都主张中央集权制
C.代表相同阶级利益D.既有争辩也有共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以防御为本。中国古代总体上认为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防胜于攻,文胜于武。孔子就曾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强调用文德的手段……贞观之初有上书者劝告唐太宗“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唐太宗则说:“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因而他认为魏征的修文以治国,安“中国”以服四夷的办法是上策。

——摘编自黄纯艳《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材料二   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畏,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以商道为运道,以商舟为运舟,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

——摘编自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要把国家最高原则和国家安全的首要地位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强调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同时,不损害别国的利益和安全,要通过和平方式寻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发展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从而把维护中国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只有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国家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

——摘编自车跃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国家安全观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的国家安全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孔子有言:“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荀子·王制》中有言:“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由此可见,当时他们
A.积极探求国家治理途径B.推崇礼法并重理念
C.试图主导社会政治变革D.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
A.强调仁礼重要性B.注重主体自觉性
C.突出教化功能性D.主张格物致知论
2021-02-09更新 | 1018次组卷 | 3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39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7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玉器主要服务于礼仪活动。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佩玉替代礼玉成为“风潮”。这体现出
A.儒家正统地位确立B.礼乐制度逐渐完善
C.崇德重教渐人人心D.玉器制造技术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邹鲁儒学提倡“从周”“尊周”,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以子夏、荀子为代表的三晋儒家具有“重法”的思想倾向;《吕氏春秋》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有秦文化的特色;《公羊传》具有齐文化通权达变的特点。由此可见
A.先秦儒学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B.先秦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C.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地创新D.齐鲁文化具有广泛的地域适应性
2020-04-1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奕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
2019-09-07更新 | 22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荀子不仅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还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这说明荀子:
A.清除了儒学中的迷信思想
B.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C.接受了法家“人治”主张
D.完善了儒家“德政”思想
2019-09-04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 2018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历史月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