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生民”一词,在先秦时保留最多的是儒家典籍,而在同作为先秦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那里,“生民”政治思想对于构建他的政治思想体系是无所帮助,甚至和他的政治理念相冲突。两者对待“生民”态度的分歧
A.源于政治选择的差异B.反映出思想家所属阶层的不同
C.体现了文化间的对立D.表明先秦诸子学说具有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法家认为:运用强民(即“礼、乐、《诗》《书》、善、修、孝、悌、廉、辩”等儒家思想教化)的办法来惩处不服从法令的民众,君主的统治会被削弱;运用对待奸诈之人的方法来治理善良的人,国家就会治理得越来越强大。由此可见,法家主张( )
A.严刑峻法B.执法要因人而异C.礼法兼用D.法律应及时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战国时期思想家申不害认为,威胁君主地位的主要危险来自左右大臣,要防止臣下察觉到国君的意图和虚实,必须“无为而治”,即“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强权术以威慑臣下B.道法并用以维护统治
C.扬礼义以教化民众D.外儒内法以加强集权
2022-01-12更新 | 613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荀子所提倡的理想社会就是由“礼”所维系的亲疏、贵贱、尊卑等分别有序、各安其位的社会,而韩非则主张依法统治,要打破儒家所讲究的分别有序的社会,要在国家内“一断于法”。由此可见,二人都
A.极力促进国家统一B.重视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C.积极推动社会改革D.致力于创建新的社会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
马基雅维利“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
孟德斯鸠“假如有一个君主,不但毫不使人民生活幸福,反而加以蹂躏和摧残,于是人民服从国君的基础立即丧失”“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梁启超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请以“君权”为主题,任选以上两则史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时代背景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韩非子·爱臣》中说:“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将相之管主而隆家,此君人者所外也。”在此,韩非子意在说明
A.荒废传统礼乐制度的危害性B.构建官僚政治的可能性
C.维护周王共主地位的紧迫性D.强化君主权威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战国时期,韩非法治思想中的“法”和“术”都必须以掌握政权为前提,所以他又提出代表政权的“势”,把“法”宣布为全社会必须遵循的标准,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这说明韩非的法治思想
A.迎合了时势发展需要B.体现了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
C.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D.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8 . “他们的社会基础,是由非贵族的平民通过各种途径上升为土地所有者的新兴地主阶级组成。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等各个领域,他们涤荡了旧时代的营垒,清扫了古老的血缘纽带,构筑了新的超血缘的统一的国家”。“他们”是指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
9 . 法家兴起前,古人一般将“法”等同于“刑”;法家兴起后,将“法”与“刑”分开,认为法,“尺寸也,绳墨也…衡石也”。可见,法家认为“法”应
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服务于中央集权制度
C.具有客观性、公正性D.由国家机器强制推行
10 .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说道:昔人论先秦学者时,每有九流十家之说,然而就政治思想而言,仅儒、墨、道、法四家为大宗。若就四家思想之内容论,则立说互殊,各有创造,足以开辟宗风,定此后学术之流派。根据所学完成以下表格
流派思想原理治书理想
兼爱政平民安
法术势
无为小国寡民

A.天人合一国强民尊B.天人合一至德之世
C.天下归仁国强君尊D.天下归君国富民强
2021-10-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