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2022-06-23更新 | 321次组卷 | 47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45次组卷 | 98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五年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短期规划,每五年规划一次。 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正在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该纲要在规划决策时坚持把民生利益置于首位,显示了沉甸甸的百姓分量(下图)。该决策体现了哪些思想(     )

①仁政②为政以德③兼爱、节用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7-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普通高中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教育宗旨上,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孟子强调“明人伦”,荀子认为教育是后天的过程,应“化性起伪”,墨子突出生产劳动和科技知识的学习,韩非则积极实行教育改革、提倡法制教育等。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都重视兴办私学B.儒家在私学中占主导地位
C.教育思想呈现多元化倾向D.官学受到私学的巨大冲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
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有不少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下列墨家名言中和当今政府反对奢靡之风的理念相符的是
A.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D.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7 . 《管子·治国》中写道:“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后面的文句最可能是
A.“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
B.“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C.“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D.“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易中天说:“从_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 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 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 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横线处依次应为
A.孔子墨子孟子韩非B.孔子孟子墨子韩非
C.墨子韩非孔子孟子D.墨子孔子韩非孟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
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选官路径推崇荐举
C.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2016-11-27更新 | 427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