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但在秦汉以后,逐渐消失无闻,只在历代农民暴动时有关公平、互爱及至鬼神、符命的宣传中,或可听到它的嗣音,直到近代方出现复苏之势。” 《中国文化概论》中的这段阐述针对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1-06-22更新 | 3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后汉书·王符列传》记载:王符在谈到东汉厚葬的奢侈风气时说,“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边远下土,亦竞相仿效。”东汉厚葬风气与下列哪一思想家的主张截然相反
A.老子B.孟子C.韩非D.墨子
2017-08-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上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期期末练习试题2
3 .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请回答:
(1)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2)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
而墨家学派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原因何在?
(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
2010-10-20更新 | 9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郑州智林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战国时期有一学者提倡“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该学者所属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它是:
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B.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
C.制天命而用之;D.选举贤能,让贤能的人做天子;
2010-05-14更新 | 3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蕴涵着我国古代的
A.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B.墨子的“兼爱”思想
C.庄子的辩证法思想D.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2010-08-17更新 | 8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百色祈福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战国时期,某学派弟子以严密的纪律组成抗衡诸侯的民间组织,其代表人物认为,用竹木制成飞鸟的功用还不如能载五十石重车轴的销子。该学派是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2017-12-0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下列观点,属于战国时期墨家的是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B.兼相爱,交相利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制天命而用之
2011-04-14更新 | 8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