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2020-07-12更新 | 8985次组卷 | 111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老子主张“五音令人耳聋”“大音希声”;墨子提出“乐愈繁,治愈寡”“圣王不为乐”。这反映出
A.社会转型促进了音乐发展B.音乐审美折射出政治理念
C.思想争鸣促进了文艺繁荣D.音乐教化功能被充分发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墨子认为国家的职责是“一同国之义”。《道德经》记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反映了
A.儒墨的思想具有趋同的特点B.道家思想具有消极避世色彩
C.诸子主张均适应了时代潮流D.诸子思想差异源于时代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这些主张
A.强调了君主集权的重要意义B.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
C.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
2021-05-14更新 | 731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
2019-01-30更新 | 1535次组卷 | 79卷引用:2012-2013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东兴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儒家提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道家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
兵家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C.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D.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
2020-07-02更新 | 653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关工委麒麟希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这些科学理论成就,表现在一大批生产工具、军事武器、机械用具的改良和制造上。这反映了墨家
A.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社会属性B.是精于研究的科技精英群体
C.与时代的主流意识基本一致D.是综合多家学派精华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墨子认为人与禽兽不同之处就在于人要靠劳动生活,只有努力生产才能生存。他还认为不劳而获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这一思想
A.长期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信奉B.正确区分了人与动物的异同
C.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D.符合小生产者的意愿和要求
9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39次组卷 | 98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

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2019-12-04更新 | 620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