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墨子通过“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变……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的史实论证了国家兴衰治乱与天命无关,并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死”的主张。墨子的这一思想(     
A.否定了宗教神学理念B.体现了其节用尚贤的治国观念
C.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D.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都(  )
A.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思想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022-10-20更新 | 178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孟子对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表示强烈反对,说他们是“暴君污吏”,高唱“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认为攻人之国最为不义。由此可知,他们都(     
A.批判君主制度束缚B.力图重建社会秩序
C.反对进行社会变革D.希望建立法治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A.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
B.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C.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
D.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
2022-05-02更新 | 397次组卷 | 4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 “为民谋利”。这 些主张都(     
A.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B.试图以各自主张影响现实政治
C.提倡“礼"“法”并用D.注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 . 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尚之"的思想;名家邓析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法家韩非子说"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时局变动促进社会思想多元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
C.社会变革要求打破世袭特权D.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2021-12-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算。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主张
A.体现了儒家对仁政的追求B.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诉求
C.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色彩D.顺应了改革变法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
墨子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韩非子认为“道无双,故日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客”
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
2021-06-08更新 | 533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B.道家、墨家
C.道家、儒家D.儒家、法家
2021-05-08更新 | 229次组卷 | 3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