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有四位学生讨论穿衣服的问题。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和地位,依据身份及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很好吗?”历史老师说:“你们四个人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儒家、墨家、法家及道家的思想。”请问下列哪一项较合适老师所言
A.甲—儒家乙—墨家丙—法家丁—道家B.甲—道家乙—墨家丙—法家丁—儒家
C.甲—儒家乙—法家丙—墨家丁—道家D.甲—道家乙—儒家丙—墨家丁—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从下层平民的利益出发,认为应当“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下列属于该学派主张的有
①隆礼重法   ②道法自然   ③提倡节俭   ④兼爱非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关爱他人,爱惜民力B.墨子提出实施仁政
C.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D.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4 .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A.道、法、儒、墨B.道、法、墨、儒C.法、儒、道、墨D.儒、道、墨、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弛和瓦解,从而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选而为”百家争鸣”的兴起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即相互影响,又互相批判,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兴起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韩非指出:“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淮南子要略》也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悦),厚葬靡财而贫民……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意指:自立门派)。”材料表明,墨子的思想
A.与先秦儒家思想一脉相承B.代表了下层平民的基本精神诉求
C.完全背离孔子的思想内涵D.为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创造了条件
2021-10-12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在战国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在于
A.强调社会等级和谐B.适应统治者的需求
C.代表下层平民利益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墨家认为“天”与“鬼”是箝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了
A.儒学无法适应时代潮流B.墨家更符合君主集权的需要
C.墨家思想讲求实际功利D.墨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
10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