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由此推测可知,该时期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王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君王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A.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B.儒家思想成为被推崇的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糅合佛道注重思辨哲理
D.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及近代的孔子形象的变化。

古代近代
春秋战国汉唐宋至明清维新运动太平天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蒋介石时期。
圣化:
被称赞为天纵之将圣矮化:
被嘲笑为若丧家之犬
正统化及神化:
司马迁誉孔子为素王;唐代被封为文宣王
僵化:
成为一位只会以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被誉为万世师表
维新化:
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被后人称为穿西装的孔子
丑化或妖魔化:
太平天国将儒家经典称为妖书,对孔子焚书毁像;新化运动时打倒孔家店,吴虞痛骂孔子为盗丘
圣化:
袁世凯和蒋介石曾一度复兴孔子圣人地位,复兴尊孔和儒家伦理道德。

——摘编自张荣明《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历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2019-10-25更新 | 223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纪最出名。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像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君主以德治国
B.加强社会道德教化
C.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D.维护封建纲常秩序
2019-10-08更新 | 735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八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政治解体和官僚政治形成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D.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C.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8-05-06更新 | 16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反映了汉朝太学博士人数的增长情况。据该图得到的信息有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B.“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科书
C.推动西汉察举选官制度的发展D.地方教育系统日趋走向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儒术在专制制度的卵翼下不断发达变迁;同时全社会都认为儒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在一个重人治重教化的社会里推行有此特长的儒术就成为了必然。由此可知
A.儒术重人治教化
B.思想文化受到社会环境制约
C.专制制度促进了儒术的进步
D.儒术适应了大一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