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汉代音乐理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的音声特征和“五政”(君臣民事物)相联系。郑玄认为“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乐记》中记载“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这一说法(       
A.借助天人感应思想重建礼乐制度B.体现了音乐的伦理教化功能
C.顺应了独尊儒术的现实政治需要D.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
2 . 东汉灵帝嘉平四年,朝廷下令,把经过官方审定的经书,刊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开阳门外的太学内讲堂前。据此判断合理的是(     
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私学的发展
C.学习儒学有了标准范本D.造纸术尚未改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东汉画像石刻画的春秋时期孔子率弟子问礼于老子的情景。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并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此图反映了(     
A.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的确立B.儒学与道教相互借鉴
C.艺术创作对时代精神的彰显D.崇尚礼仪的文人意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某学者认为,秦始皇与汉武帝有类似之处,都是儒家和法家的结合。秦始皇崇尚“严刑峻法”,但也利用儒家理念辅治;汉武帝以孔子为宗师,却用管子、商鞅的法家思想佐治。该学者认为,两者的做法(     
A.挑起了礼治与法治的争论B.形似而实质矛盾
C.都推动了律令儒家化进程D.具有内在一致性
2023-02-2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武帝时设置太学,教授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到西汉末期,太学拥有超过三万名学生,就读太学成为当时一条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这反映了汉代(     
A.儒学的地位上升B.重视学术研究
C.统治者以文治国D.注重官员选拔
2023-02-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D.晚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开始出现,顾炎武、黄宗羲等抨击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7 . 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博士均为今文学家。汉武帝此举表明(       
A.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B.汉代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制
C.治国理政思想的变化D.儒生垄断了汉代的官僚系统
2022-12-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秦朝建立后,统治者崇尚法家学说;汉初,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统治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这说明秦汉时期(     
A.学术思想异常活跃B.主流思想与政治统治相关
C.文化专制有所弱化D.尚未实现学术的高度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自汉武帝时期开始,研习儒家著作成为新时尚,就连汉昭帝也自称通《孝经》《论语》和《尚书》等典籍。这反映出( )
A.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强化B.儒家经典著作得到普及
C.儒学日益脱离广大民众D.儒学政治地位明显巩固
2022-11-07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经济主政者。他认为“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惧),法设而奸禁。网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而轻犯禁。”他还指出,应该“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桑弘羊的见解(     
A.蕴含了儒法相适的理政思想B.意在促进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
C.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融合D.源于天人合一观念的现实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