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儒学是在特定的时代气候之下,植根于前代文化的丰厚土壤而成长起来的。它既承担着前代文化传统传承接续的历史使命,也必须回答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春秋时代剧烈变化着的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文化等方面都向当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上以后,人群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化而引发出来的,而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问题。这也是先秦儒学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徐克谦《先奏儒学及其现代阐释》

材料二   韩非子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然而,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很。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理想,寄希望于周游列国,却以失败告终;孟子时代,则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秦始皇更是实行了“焚书坑儒”的决策。虽然,汉初儒学偶有机会露面,但很快就被道、法强势逼退,至汉武帝时,这一局面才逐渐被打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武帝举贤良对策中崭露头角,并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主张,获得汉武帝的采纳,“五经”成为法定的经典。

——摘编自钱耕森《董仲舒: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先秦至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022-10-15更新 | 40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明堂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亚”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亚”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亚”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2021-09-06更新 | 5065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体育之不振,盖皆为历史上之关系。其原因甚复杂,举其荦荦大者,厥有二端。关于政治者:体育之起源恒基于军事,故军队体育恒较学校及民间之体育为最先发达。吾国古时武功最盛。春秋战国之际,数强相持,地丑德齐莫能相尚,且复与他族杂处,外患堪虞,非兢兢于右武,不足以图存……尚武之观念,遂深入于人心,忠勇义侠之士,蔚然为一代之光,则政治为之也。迨秦政即位,六国为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诸咸阳,销锋铸鐻,以弱天下之民。一人为钢,万夫为柔。民气之摧残自兹始矣。体育之不振,亦自兹始矣。盖天下定于一尊,则强干弱枝,亦事所必至,理所固然也。……关于学术者:中国数千年间之学术,儒家、道家二者而已。儒家重礼,以雍容揖让为娴雅。孔子斥子路之好勇,屏武力于不言,文弱之风渐以养成。……至道家之学,崇尚无为,保精惜气,不使劳瘁……此则学术足以阻体育之发达者也。

——摘编自郭希汾《中国体育史》(1919年出版)

材料二   体育应当为人民服务,要使少数人的运动成为国民的普及的运动,使之从学校发展到工厂到部队,从城市发展到农村,从知识青年发展到劳动群众中去。

——冯文彬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所作报告(194910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体育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的体育政策与古代体育相比有何进步,简析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司马迁的《史记》没有单独的惠帝传,将惠帝附于其母《吕太后本纪》中,太后从其本姓,母子同传:班固的《汉书》作《高后纪》,舍其本姓从夫称“高后”,还专门为惠帝作《惠帝纪》,置于《高后纪》之前。对这一变化原因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人修史方式的不同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母系意识影响力减弱D.儒家思想影响力增强
2022-03-14更新 | 59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惠帝遵从曹参的建议,遵守祖制,无为而治。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灾和人事相适应。北宋宋神宗召大臣议政,文彦博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宋神宗曰:更张法制对百姓有利。彦博言: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自汉代以来,国有大事,群臣集议,庶政公之舆论,例如;唐代的政事堂会议,明代的九卿集议,清代的王大臣集议,等等。

——摘编自吴晗《论皇权》

材料二   士大夫居乡者为绅。作为绅士的人在家世上必定有光荣的过去,而且没有恶名恶迹,其家族不仅要维持地方的秩序,还要负责地方的公益事业和建设。因此,绅士与地主往往不可分,地主不一定都是绅士,但绅士一定是大地主。绅士主持地方庙会,兴办教育,绅士可以得到佃户及家属的听从,本族人口也依附于绅士。

——摘编自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绅权》

材料三   自鸦片战争以来,社会变迁、绅士继替的轨道渐渐落败。新制度自西方搬来,学校教育取代科举教育,绅士不断移居城市,绅士子弟纷纷进入新式学堂,在都市谋求职业,和乡间的距离愈来愈生疏。

——摘编自史靖《绅权的继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制约皇权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绅士所具备的条件及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绅权没落的原因。
6 . 从古至今,中国教育制度和内容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凡属政府成员,皆须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学,又擅吏事,汉人谓之“通经致用”。

——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材料三: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汉书·儒林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西汉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太学教育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从秦汉时期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至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它又是多样性,比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兼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这一时段的困境,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当时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以致使我们不得不从外来文化中去寻找。19世纪末,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多方努力,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走向独立富强,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文化出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二者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这在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1840年后……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

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了中国,又把把中国的典籍宝藏翻译成欧洲文字,介绍欧洲,,大大深化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文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的“中国热”。当中国的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走俏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蛹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由景仰的维度走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以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你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   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成荐诸朝。其令礼宫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摘编自《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10 . 材料一   A:民为贵、君为轻。B:施政要“仁义”“王道”并用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二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