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鉴于佛道盛行和儒学式微,中唐时期的韩愈首开尊崇孟子的先河。孟子关于辟异端、道统说、心性论及“君臣大义”理论等,为韩愈排佛,维护唐朝统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在他看来,孟子是继承孔子之道的“醇乎醇者”,是孔子以来道统的正宗继承人,而另一位先秦大儒荀子对孔子的继承则“不粹不醇”。韩愈尊孟,通过建立儒家道统,意图实现以道统辅治统,不仅否定了唐代孔庙祭祀中的儒家传承统绪,也使孟子在儒家学术界的地位得到提升。诚如清代学者赵翼所言:“宋人之尊孟子,其端发于杨绾、韩愈。”

——摘编自宋冬梅、解光宇《韩愈尊孟与孟学的复兴》

材料二   李贽认为,在人性问题上,孔子谈及人性,只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未论及其他。孟子作为“登孔子之堂而受衣钵”者,提出“性本善”,“执一定之说,持刊定死本”“以通天下后世”,障蔽了人性的复杂性。李贽强调,孟子关于孔子“贤于尧舜,为生民以来所未有”的看法,是“不自知而言之过矣”。“荀卿更通达而不迂”,“不晓当时何以独抑荀而扬孟也?”结果,朝廷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为由,于1602年下令将李贽抓捕入狱。

——摘编自李珺平《从李贽剖判孟轲谈开去——兼及王安石朱熹等》和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愈尊孟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韩愈相比,李贽对孟子及孟学的态度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94次组卷 | 6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朝时,佛教的华严宗提出,唯心回转善成门,或善或恶,皆由心之转变;道教认为,境为心造,只有收心,使其一尘不染,超凡脱俗,才能向静和虚无的心体回归:韩愈亦有“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密)”之言。这体现了
A.佛道儒思想同源共生互动B.三教道德教化的社会作用
C.心学在唐代的影响力较大D.儒学社会主流地位的动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是儒学发展示意图,以下符合b~c段说法的是
A.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强化B.儒学难以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
C.理学从此成为官方哲学D.外儒内法不适应君主专制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期文化开放大融合
具体内容发生时间标志性事件功能区分
第一期佛释道三教合一西汉末年至宋明时期儒家中的理学、心学和佛教中的禅宗、天台宗诞生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身
第二期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对接与融合鸦片战争以来至今从洋务运动到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马克思主义主要在政治领域、西方文化主要在经济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在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
第三期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世界其他文明(包括伊斯兰文明)之间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当代至21世纪中叶乃至21世纪末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一带一路”、亚投行、新型全球化理论诞生中华文明将会以平等主义、开放包容、创新和谐等价值观在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冲突中发挥调解功能。从而使中华文明走上引领新型全球化的舞台

——据贾文山等《跨文明交流、对话式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根据材料,围绕“文化融合”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7·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A.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B.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德性
C.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D.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2020-03-19更新 | 305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第3课宋明理学
7 . 据《旧唐书》记载,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域出现了“异儒”思潮,一些人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批判及创新。如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摘掉了儒学经典头上的神圣的面纱,韩愈等人也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这说明唐代
A.儒学主流地位严重动摇B.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儒学复兴运动广泛兴起D.儒学信仰有待重构
8 .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张载”是理学的开创者。如图为北宋五子学术生涯的主要情况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当时

注释:1072年周敦颐在江西九江的濂溪书堂讲学
A.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B.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已完成
C.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D.经济发展决定文化水平
2020-01-01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529-595)在其《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述:“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讼。”这段记述能够反映当时在邺下地区
A.妇女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B.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C.儒家纲常名教地位的动摇
D.政治腐败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10 .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做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下列对理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理解正确的是
A.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
B.突出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汲取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理论体系
D.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