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2 . 隋朝思想家王通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统称为“中道”,并认为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主张“无争、无辩”,反对三教相互攻击、诋毁,但又主张佛、道应以儒学为主体。这一主张顺应了(       
A.大一统封建帝国重建B.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D.儒学的世俗化思辨化
3 . 宋代佛教强调“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这主要反映出(     
A.佛道的思想冲击B.佛教积极适应中国环境
C.儒佛的思想融合D.儒学正统地位得到确立
4 . 宋太祖在即位当月便去拜谒先圣,下诏“加饰祠宇及塑绘先圣先贤先儒之像”,又“帝亲制文宣王、兖公二赞”,并且还在“即位之月,首幸国学”,“次月又幸”,“尊师重道,如恐不及”。宋太祖此举(     
A.体现了对纲常名教的维护B.规范了全社会的伦理秩序
C.加强了人才后备队伍建设D.增强了儒学的世俗化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五代僧延寿认为“儒道仙家,皆是菩萨,示助扬化,同赞佛乘”;宋代的孤山智圆自称“宗儒述孟轲,好道注《阴符》,虚堂踞高台,往往谈浮图”。这反映(     
A.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B.佛教向儒接近的趋势
C.佛教主动放弃原教义D.政治统一格局的确立
2022-10-06更新 | 509次组卷 | 3卷引用:训练专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进文化在不断变动中总是与时代相适应,不吸收其它文化中有益的东西,融汇各种思想而得以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内容,从而呈现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摘编自王京生《红旗文稿》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权。据统计唐代公主再嫁者达二十三人,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女八,素宗女一,三嫁者四人。当时人们并不认为改嫁是可耻的不道德的行为,民间妇女改嫁之事也很常见。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A.社会开始产生对女性的束缚与偏见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婚姻观念
C.儒学节烈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封建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
8 . 唐朝时,佛教的寺庙经济迅速发展。为此,韩愈认为,面对多出来的僧人应该强迫其还俗、焚烧经书,并将多出来的房屋提供给穷苦民众居住。韩愈旨在
A.抨击君主专制B.维护三教并行局面
C.抵制外来宗教D.重建儒家社会秩序
2022-03-28更新 | 44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渭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宋欧阳修认为,佛教“为中国患千余岁”,魏晋以来“扑之未灭而愈炽”,是由于“未知其方也”,故主张“修其本以胜之”。这一观点( )
A.指出了儒学复兴的方向B.奠定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C.推动了儒学与佛教合一D.重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10 . 唐宋八大家提出并发展了儒学的道统说,以孟子承孔子之正道,他们通过解读孟子对儒学经典义理进行深度探求;他们对佛、道两教的态度,逐渐由情绪激烈的反对走向理性平和的辩论。这从侧面表明,唐宋时
A.正统思想频繁更替B.三教合流基本实现
C.文人颠覆汉儒传统D.儒学逐渐走向复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