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孝伦理在汉译佛经中被提升到相当突出的地位,如梵文佛经《六方礼经》在汉译过程中增加了子女事亲尽孝的义务规范。这说明(     
A.儒学地位受到冲击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佛教渐趋本土化D.思想呈现多元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魏时期,为北魏道武帝所敬重的沙门法果说:“太祖明教好佛道,正是当今的如来,沙门宜应尽礼。”另一名僧人道安也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播颠覆传统观念B.佛教日益适应社会现实
C.儒佛开始出现合流趋势D.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3 .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道教地位上升B.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C.儒佛道出现融合的趋势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021-06-13更新 | 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面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学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
2021-06-09更新 | 19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  )
A.东亚文化圈形成B.造纸术传入中亚
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
2021-03-12更新 | 1257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襄汾高级高级中学校2023-2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与前朝唐代的华丽不同,宋化女性的服饰趋向于追求自然之美.保守之形.形成了一种清雅,质朴、端秀的审美风格,并对后世的女性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化独特的审美观念缘于
A.内省思辨的理学思潮B.崇文抑武的社会风尚
C.统治阶级的引导推广D.中外交往的兼容并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早年以规谏社会的讽喻诗为主,中年政治上遭遇挫折,书写恬揽寡欲的月适诗,晚年隐居龙门香山追求知足知耻境界。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的转变反映了当时
A.儒学地位下降B.佛道影响广泛
C.三教并立与融合D.社会动荡不安
8 . 在书法创作上,唐人崇尚严谨法度,如颜真卿创作的《麻姑仙坛记》,既有儒家之严谨又不失道家率真自由之趣;大批士人出身的经生涌现,随即诞生了独具佛家色彩的书法艺术形式——抄经体。这反映了唐代
A.三教融合的文化趋势B.理学思想开始兴起
C.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1-01-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从“天下儒学”转变为“家族儒学”;哲学上从独尊儒家价值走向了儒释道多元文化并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教合一潮流弥漫B.佛教广泛传播
C.政治分裂战乱不休D.士人群体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隋唐两宋时期,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闹话题。据记载,唐宋时期,政府经常举办三教辩论大赛,书籍上也经常出现“三教”的字眼。这一现象的出现
A.反映出三教之间的矛盾尖锐B.为理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表明儒家思想已失去正统地位D.说明三教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