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1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2021-10-09更新 | 637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调测历史试卷
2 . 王阳明和马丁·路德是两位同时代的思想巨匠,两者的学说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郎中王龙溪先生畿》

材料二: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阳明心学的理论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阳明心学的积极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
3 . 关于《白鹿洞书院揭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书院开启了中国私学的历史
②该书院成为程朱理学传播的中心
③这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学规
④内容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
A.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12-26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二中、温州中学、金华一中、绍兴一中四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宋代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新学派理学。下列有关于理学表述正确的是(     
A.白鹿洞书院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B.代表人物有北宋的程颐、程颢、朱熹
C.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D.从北宋中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5 . 张载“横渠四句”表达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对该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强化了儒学的哲学性和思辨性B.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
C.促进树立儒学基本价值观D.隐含一定的平等叛逆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A.格物致知
B.知行合一
C.心外无物
D.发明本心
2019-04-26更新 | 85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10月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历史试卷
7 .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声。两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B.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构建新儒学体系D.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信念
9 . 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此外,这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分析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
2022-11-25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朱熹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朱熹所要表达的本意是
A.压抑人的自然欲求B.合理需求符合天理
C.人欲与天理相一致D.摒弃人的一切欲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