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2011·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 .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2016-11-18更新 | 1554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言论,按所处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天生民性,有普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犹“共曳木之人”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宫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
2021-10-29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王守仁认为,人的本心和本性都是天赋的,都是纯粹至善、完美无缺的。只要努力,人人皆可为圣人。这种认识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化了儒家思想的社会责任担当
C.挽救了明朝的统治危机D.打破了传统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提出:“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首先将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B.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C.区分教育阶段,强调学习的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D.主张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
5 . 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集中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     
A.民本思想B.天人合一C.家国情怀D.厚德载物
6 . 宋朝理学家主张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为此,他们提倡(     
A.隆礼重法B.格物致知C.致良知D.个性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阳明认为:“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这反映了王阳明
A.继承“性本恶”B.倡导“格物致知”
C.强调“致良知”D.强调“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有学者指出,王阳明所提倡的“四民异业而同道”观点,最为新颖之处在于肯定了士农工商在“道”的面前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复有高下之分。王阳明这一观点折射出当时
A.心学思想的传播B.经济政策的改变
C.商品经济的发展D.社会习俗的转变
9 . 明代某思想家主张:“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该观点乎天理
A.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
C.反对传统重农抑商观念D.隐含-定的平等色彩
10 . 我国南宋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学者,一位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典籍所作的注释被后世奉为经典。一位则是“心学”的开创者。下列表述与两位学者相对应的是
A.“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发明本心”
B.“万物之理终归于一”;“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
C.“正君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
2021-03-12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