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陆九渊的弟子记述鹅湖之会时写道:“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        ,而后使之博览。”文中空白处的文字应该是
A.慎思明辨B.知行合一C.发明人之本心D.格物而后致知
2 . 在宋明时期,理学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重要的分支。虽然二者的主张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他们都
A.强调理的作用B.赞同知与行合一
C.压制人的欲望D.服务于现实政治
2020-09-10更新 | 344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1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王守仁认为,人的本心和本性都是天赋的,都是纯粹至善、完美无缺的。只要努力,人人皆可为圣人。这种认识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化了儒家思想的社会责任担当
C.挽救了明朝的统治危机D.打破了传统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
4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5 . 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A.主张改良社会体制B.将儒释道融为一体
C.由儒学转向了佛学D.致力维护社会稳定
6 .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据此可知他
①认为理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   ②肯定气比理更根本,气先于理
③强调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④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22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临海市、乐清市、新昌县2020届高三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程颐认为,“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在此基础上,朱熹发展出
A.理先于气,又离不开气B.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于一
C.慎思而明辨,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2020-06-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8 .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其余万事各有一根本,如理财以养民为本,治兵以择将为本。”发出上述言论的古代思想家还提出了(  )
A.敬鬼神而远之B.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2020-05-23更新 | 324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0年秋季新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浙江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