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8 道试题
1 . 某位思想家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该思想家的上述主张是(     
A.强调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B.带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
C.蕴含着格物致知的实践论D.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
2 . 南宋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明朝王阳明认为:“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由此可知,二者都(     
A.推崇格物致知B.提倡经世致用C.认为心即是理D.主张工商皆本
3 . 对如表中历史名词的叙述,合理的有(        
陆王心学明代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
癸卯学制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西欧庄园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大陆法系以习惯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有些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这种“认识论”称之为(     
A.格物致知B.致良知C.知行合一D.自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宋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明朝王阳明认为:“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由此可知,二者都(       
A.推崇格物致知B.提倡慎思明辨C.认为心即是理D.主张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徐爱问王阳明:“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工夫,一行做行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阳明回答说:“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由此可知,王阳明主张(     
A.顺应古人B.知行合一C.发明本心D.格物致知
2023-01-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王守仁弟子王畿言“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据此可知王畿(     
A.突出感性直觉B.知行合一C.道德自省D.修心养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朱熹曾为“明世系”“建祠堂”“祭祖先”等制定了行为规范。他专从儿童教育方面宣扬儒家伦理纲常,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徽州地区宗族的“族训”“族规”和“家典”的制定,基本上都是“推本《家礼》","元旦谒祖、团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礼》"的规定。这说明理学(     
A.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B.强调建立封建纲常伦理道德
C.已经成为正统的官方哲学D.倡导传统典籍中的复古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宋中期的朱熹继承了程颐、程颢、张载等人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由此形成了程朱理学。1241年,程朱理学受到官方推崇,宋理宗下令二程、张载、朱熹等四人从祀于孔庙。这主要是因为程朱理学(     
A.主张学术应为现实服务B.强调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C.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D.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二者的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B.否定宗教权威C.强调道德素养D.强调等级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