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理学家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宋代理学家强调“三纲”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提高民众文化修养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化解儒学信仰危机D.完善儒学理论体系
2 . 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构建这样一个观念共识:应当(人事伦常)—必然(宇宙规律),以禁欲主义的形式将人事伦常提高到超道德的本体地位,从而构成了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一系列所谓异端的行为再规范,这一思想体系(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
C.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朱熹认为,所谓道心与人心的区别实质上就是天理与人欲之区别。故日:“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无私欲,则天理明矣。”据此可知,朱熹
A.吸纳心学理论B.主张格物致知C.提倡道德自律D.整肃封建伦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王阳明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表明,王阳明旨在
A.讽刺程朱格物致知的做法B.阐发“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以心学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复兴儒学以对抗佛道思想
2022-03-21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思想家曾作诗《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由此推知,该思想家主张
A.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之中B.尊崇儒术使儒学独尊
C.存理灭欲以克服过度欲求D.格物致知以探究天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朝王阳明的《传习录》记载:“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日矣。”该主张旨在
A.全面批判否定程朱理学思想B.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C.批判只知不行强调知而必行D.强调“知先行后”的重要性
7 . 朱熹在解释“格物致知”时说,只是对一事一物具体之理的认识而并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对最高天理的认识,人之心应指向最高层次的知识。“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据此可知,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终极目标是
A.实现思想的统一B.探求科学之真
C.追求政治的清明D.探寻道德之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朱熹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体察自己的道德,在处世态度方面,则强调中庸原则,认为做到中庸就能“和”。朱熹的这一思想旨在
A.提高个人道德素质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宣扬儒家中庸思想D.树立理学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2021-09-04更新 | 265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的精神内涵是强调
A.守成保业B.社会责任C.忠君爱国D.改革创新
2021-07-14更新 | 443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