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3 道试题

1 . 先秦时期和宋代是儒学形成、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

材料二: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材料三:先秦时期到宋代儒家学说中有不少名言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施济众”“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统谊也”“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和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几处说法不符合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错在哪里。

(2)材料二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

(3)根据材料三,从政治方面、道德修养方面加以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从先秦时期到宋代儒学不断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017-06-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樟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回答:
⑴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⑵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一文中,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你如何评论?
⑶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
2019-01-30更新 | 6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文科历史试卷1
3 . 儒学有着两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饮冰室书话》
回答:
(1)简要叙述我国古代儒学产生、发展的史实。
(2)如何理解“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
(3)列举两个史实说明儒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4)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下,今天我们应该如何
对待儒学?
2016-11-18更新 | 9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测试选修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欲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


材料四:“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五: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孔子的思想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
(4)依据材料四,指出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5)根据材料五指出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五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表现。
2016-11-18更新 | 4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佛山一中度高二上学期段考历史文科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其意思是“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董仲舒曾告诉汉武帝:“天人相与(相互感应和影响)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材料二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安提丰(古雅典演说家)
材料三

卢梭在乐园里受到哲学家的欢迎(法国明信片)
图片表明卢梭在乐园里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蒙田、普罗
泰格拉等哲学家们的欢迎。该图由莫尔塞于1782年镌版。
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与暴君前一日任意处理臣民生命财产的行为是同样合法的。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四 “我们的政论家们不能从原则上区分主权,于是便从对象上区分主权。他们把主权分为强力与意志,分为立法权与行政权,分为税收权、司法权与战争权,分为内政权与外交权。他们时而把这些部分混为一谈,时而又把它们拆开。他们把主权者弄成是一个拼凑起来的怪物。这一错误是因为没有能形成主权权威的正确概念,因为把仅仅是主权权威所派生的东西误认为是主权权威的构成部分。”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国大革命所采纳的正是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信念,这使得孟德斯鸠的政制理论,除了以最刻板的权力分立形式外,无法被接受。”
——摘编自M.J.C.维尔《宪政与分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对天人关系和古希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明信片的创作意图。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卢梭关于“权力分立”的观点,并阐明你的看法及理由。
2014-04-03更新 | 10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专训: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6 . 材料题:
江西省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区位优越。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曾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赣州(江西省南大门)巨商富贾云集,货物人流如织。 作为南北货运必经的水路枢纽,宋朝时赣州年造漕运船只占全国1/5强。因漕运发达,过往商船不计其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所征赋税居全国前列。为防止商船偷漏税收,并沟通陆路交通,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知军洪迈在建春门外修建浮桥。浮桥由百余只小船托起,宽8米、长400米,在滔滔贡江中漂浮了800多年,至今仍保持着一份古老的荣耀与矜持。                                                              

——《名城赣州》2004年10月


材料二 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王阳明曾于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驻节赣州,以镇压赣南农民起义和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与江西结下不解之缘。后因功高遭忌,愤然辞官回乡讲学。                                                            

——摘编自《王阳明传》王旭编著


材料三 至于争取江西(指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客观条件现在可以明白指出的有三点:一是江西的经济主要是封建的经济,商业资产阶级势力较小,而地主的武装在南方各省中又比哪一省都弱。二是江西没有本省的军队,向来都是外省军队来此驻防.外来军队“剿共”“剿匪”,情形不熟,又远非本省军队那样关系切身,往往不很热心。三是距离帝国主义的影响比较远一点,不比广东接近香港,差不多什么都受英国的支配.我们懂得了这三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江西的农村起义比哪一省都要普遍,红军游击队比哪一省都要多了。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四 “江西正处在人均GDP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同时,江西要根本转变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长远出发,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保护江西的青山绿水,为江西未来赢得更多的发展权利、更大的发展空间。”

——江西省发改委主要负责人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答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赣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王阳明主要思想成就,并指出以其思想为代表的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之间的共同之处。
(3)据材料三,请你简要概括,毛泽东分析“争取江西”客观上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据材料分析指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认识的基本依据。
(4)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2011-03-23更新 | 9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文综历史卷
7 .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三:儒家学说中有下列名言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博施济众”“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统谊也” “养浩然之气” “舍生取义” “和为贵”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先秦一度成为“显学”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分别是什么?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3)根据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提示: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道德修养方面加以说明。)
2010-09-04更新 | 9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龙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8 . 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弱。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为什么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它们最终流行开来”的原因有哪些?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是哪些人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作者的主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9 .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迭经演变与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材料四   我在他们所反对的方面看到的是对全部文化遗产更彻底、更全面的抨击。陈独秀倡导“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种种抨击不仅指向传统的儒家社会,而且指向整个传统。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四,指出“他们”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 谈谈你的认识。
(4)在全球化的今天,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学说?
2017-10-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保守方面”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的思想有何不同?

2017-09-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