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宋代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高峰,在思想、文学、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下列作品成书于宋代的有
①《萍洲可谈》②《水浒传》③《梦粱录》④《四书集注》
A.①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7-0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热身(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是某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的分类整理,其中 处应填
类别中国古代人物
第一类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
第二类孔子董仲舒 王守仁
第三类李悝商鞅孝文帝王安石

A.陈胜B.张骞C.朱熹D.郑成功
3 . 王阳明给弟子们讲程颢的某观点时,弟子不悟。他便带他们到田间去,“见耕者之妻送饭,其夫受之食,食毕与之持去”。阳明当即道:这便是大公顺应。这反映出王阳明
A.主张理只存在于民间B.坚持因材施教
C.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D.倡导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是《×学者思想研究》一书的目录(局部),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最有可能是
A.程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2020-06-22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据此可知他
①认为理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   ②肯定气比理更根本,气先于理
③强调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④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22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临海市、乐清市、新昌县2020届高三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程颐认为,“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在此基础上,朱熹发展出
A.理先于气,又离不开气B.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于一
C.慎思而明辨,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2020-06-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7 .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其余万事各有一根本,如理财以养民为本,治兵以择将为本。”发出上述言论的古代思想家还提出了(  )
A.敬鬼神而远之B.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8 .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该言论体现了
A.发明本心B.正君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2020-05-23更新 | 324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0年秋季新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浙江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