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2 . 王阳明是心学之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被称为“阳明学”或“王学",在明朝中晚期成为主流学说之一。以下言论与其思想相关的是
A.“日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B.“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C.“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D.“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2021-02-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代王守仁对于“狂者”推崇备至,认为“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纷嚣俗染,举不足以累其心,真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意。一克念,即圣人矣。”这表明
A.内心反省是成圣的必要途径B.儒学将人格尊严重于优先位置
C.理学强调道德源于人的实践D.重建儒家理论信仰任务的完成
2021-02-0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我国明代有一思想家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致良知”B.“格物致知”C.“工商皆本”D.“贵儒尊道”
2021-01-31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阜宁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李贽又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表明两者
A.都把孔子作为其批判对象B.超越了传统儒学思想范畴
C.思想观点具有一定关联性D.强调人性解放和学术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2020-12-11更新 | 718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面为朱熹所编儿童启蒙读物《童蒙须知》的内容简表。据此可知,朱熹
标题内容节录
衣服冠履“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需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言语步趋“凡为人子弟,……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
读书写字“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
杂细事宜“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A.提倡儒家士子的生活方式B.倡导“理”性的社会生活
C.主张完善官方基础教育体系D.宣扬“以民为本”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宋朝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隆礼至法,则国有常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9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宇宙天体运行规律B.君权神授的理论
C.“天人感应”理论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乾隆年间,推崇事功的做法在理学官僚群体中相当流行。大学士陈宏谋就曾高度评价前朝某位学者“学能实践,事功卓然,后儒罕及”。这位“前朝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知行合一B.正君心
C.宇宙便是吾心D.格物致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