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初,程朱理学提倡“格物致知”,经朱元璋父子大力提倡成为官方正统;明代中后期,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在社会上引发巨大震动。这一变动反映出
A.程朱理学官方正统地位旁落B.思想变动服务于社会需要
C.心学力行精神获得士人认可D.传统儒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王阳明认为,人子有父母之丧,哭与不哭,完全决定于个人”由衷”的情感,而不是“循守格套",情不由衷,在吊客面前“作伪”。据此可知,王阳明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B.否定纲常伦理道德
C.突出个体的自我意识D.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王阳明指出:“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由此可见,王阳明强调(     
A.“心外无物”B.“先知而后行”
C.“知行合一”D.“道德的自觉"
2021-10-12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A.追求思想自由B.主张人格独立
C.反对三纲五常D.主张灵活变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明
A.实践出真知B.内心反省C.知行合一D.格物致知
2021-07-1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下表是朱熹领导的“苗院运动”的相关内容,据此可知
主持过的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福建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竹林精舍
主要教学内容儒家经学
主要教学形式
主要教学形式
分班教学,有讲有读,教研结合
主要教学思想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然欲行而未叨理,则所践理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A.朱熹主张明理与实践结合B.四书五经为主要教学内容
C.两宋时教学形式灵活多样D.南宋时书院讲学之风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张载认为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关于其讲学的主旨,集中的体现在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由此可知,张载
A.提倡学以致用B.忽视循序渐进
C.集心学之大成D.思想不切实际
2021-03-06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在历史学上被称为"文化转变期"。一方面旧观念、旧习惯、旧制度失去权威,另一方面新观念、新习惯、新制度尚未确定.人们解放于传统之外,个性就有自由发展的机会,而得自由思考、自由立论。而社会之纷乱又使人们不能不设法应付……学者遂变更研究的方向,由自然现象的研究变为社会现象的研究,尤其是政治的研究。

——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文化转变期"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文化转变期"出现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朱于知识博大,识见高远,气度宏伟。他以儒学为主体,大胆地吸取佛道,融摄三教,建构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完整的理学体系.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重新解释《论语》《孟子》《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朱子一生著述颇丰,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

——摘编自《儒学的更新与朱熹在儒学发展中的贡献》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对儒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材料三   (西欧)工业文明兴起,工业化生产模式、市场经济制度的资源配量方式、生产技术运动的路径反映在文明主体一人的变化上,就是以人的主体性确立为核心的人的解放和发展。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是以西方个人本位、个性中心为方向的。……"就社会国家论,必须如此,然后人人各用其所长,自动的创造进化,合起来便成了强固的国家,进步的社会……国家自然脱弱而立"。

——摘编自袁洪亮《论梁启超"新民"思想的民族主义特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新民思想形成的原因。
9 . 中国古代某学说极度推崇内省的功能,把人们对外部现实世界的追求,引向内心世界的磨炼,从心灵深处自觉奉行纲常名教,在客观上引起了冲击传统偶像的后果。这主要反映出
A.理学体系在批判融合中形成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抨击
C.社会生活冲击儒家伦理秩序D.心学利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10 . 曾国藩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对王阳明“开出新风气”的思想理解准确的是
A.强调自身的领悟与修习B.心学否定排斥佛道思想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传统儒学权威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