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 . 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D.重建伦理秩序
2020-11-04更新 | 396次组卷 | 73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20-11-04更新 | 113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3 . 根据下表(两宋儒学学术流派代表人物简表)可推知两宋时期
流派代表人物生卒年代籍贯
濂学周敦颐1017~1073年湖南道州
关学张载1020~1077年陕西凤翔
临川学王安石1021~1086年江西临川
洛学程颢1032~1085年河南伊川
程颐1033~1107年河南伊川
闽学朱熹1130~1200年江西婺源
婺学吕祖谦1037~1181年浙江金华
永康学陈亮1143~1194年浙江永康
永嘉学叶适1150~1223年浙江温州
A.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B.地理差异孕育不同文化
C.教育发达培养大批人才D.文化的重心在向南方转移
4 . 下表是孟姜女传说的由来和演变。由此可知
A.民众价值观深受社会变迁影响B.民间传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
C.统治者态度决定文学发展走向D.民本思想借助传说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A.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B.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根深蒂固
C.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D.理学形成发展和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节妇”是宋代理学家们为妇女树立的道德楷模,但宋代法律不曾笼统禁止过妇女改嫁,《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夫之妇,而且这些条文全部抄自《唐律疏议》,无一字增损,无一字改动。这表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贞节观B.延续了唐朝以来的男女平等观念
C.理学贞节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且依附于夫权
2020-10-19更新 | 357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宋元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
7 .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B.始终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8 . 某学说以“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该学说应是
A.宋明理学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先秦儒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宋时期,儒学家陈亮主张“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反对朱熹空谈义理,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这说明
A.孟子学说备受宋儒推崇
B.儒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朱熹之理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D.儒学具有经世致用之内涵
2020-10-10更新 | 104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
A.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
C.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D.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
2020-10-01更新 | 630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知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