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2022-10-28更新 | 283次组卷 | 122卷引用:海南省嘉积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
2 . 在出土的明清瓷器的图案中,常见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卧冰求鲤、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题材。这主要表明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的倾向
3 . 下图是据相关史料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B.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C.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4 .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材 料
结 论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主流。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近思录》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这表明程朱理学自宋以后对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为
A.丰富和更新了儒家思想体系B.重塑人们的价值信仰
C.压抑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2020-02-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
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
C.取代了“五经”的文化价值
D.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
2019-07-14更新 | 320次组卷 | 30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自古即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以至从中央到地方均有专人掌管教化。士人希望统治者贯彻儒家“民惟邦本”的理念,做到轻徭薄赋、使民以时、爱惜民力,为民请命成为优秀士人的重要任务。早在先秦,儒家便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原则,主张“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中国古代士人的社会批判不少是直接正面地向君主提出的……概言之,作为社会基本价值、准则的自觉维护者,中国古代优秀士人从未放弃社会批判的责任。     

——摘编自张锡勤《论中国古代士人的使命感》

材料二 ……对道德重建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康有为在《论语注》中提出了“德贵曰新”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变革要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在《释“革”》等文中又提出了“新道德”、“道德革命”的主张,批评“今世士大夫谈维新者,诸事皆敢言新,惟不敢言新道德”。严复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启蒙三民主义,“新民德”的立意即在进行道德重建、道统重构。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号召冲决“三纲五常”的网罗,成为近代史上首位激烈挑战传统道德的思想家,又致力于重建新仁学体系,重建新时代的道德准则。革命派也提出了“道德革命”、“三纲革命”、“家庭革命”等口号。

摘编自命祖华《清末新型知识群体: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及其原因。
8 .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是希望通过“以德服人”的“王道”来实现其“内圣外王”理想的,但其思想并不为战国时君所重,倒是与儒家相异趣的法家大行其道,并且正是推行“以力兼人”之“霸道”而被儒者视若虎狼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一一《儒家经学思潮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从儒学的发展过程看,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进入理论创造的阶段,它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在这一阶段得到突出和强化……到了宋明时代,儒学已完全演变为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学……宋明儒学进入理论化和体系化阶段。

——《儒学历史演变及其现代价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王道”思想和法家“霸道”思想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宋明儒学“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具体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