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历高祖到文景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整个社会环境逐渐向好,但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在演化中也逐步尖锐,同时,三国问题与匈奴问题也更加推动着武帝当政的汉王朝走向亟需改革变化的极点;从汉武帝个人角度而言,其不同于祖、父的治理方式,面对时代的诉求,汉武帝极具雄心壮志,试图恢复三代之治,自己也先后采取多种举措,但收效甚微,也在客观上让汉武帝寻求新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诉求,新的举措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摘编自何金松《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建构逻辑》

材料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摘编自《梦粱录》卷十八

材料三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顾炎武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分权”形式削弱皇权对于各级政府的影响;黄宗羲希望通过重新设置宰相、改造旧式学校的功能,以实现对皇权的限制;王夫之在“公天下”的政治理念下,提出了“君、相、谏官三者环相为治”的权力制约理想,更有“虚君”的设想。

——摘编自吴根友《明清时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时代背景。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其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限制君权主张的积极影响。
2 . 明末清初,王夫之建立了以务实、主动、重行、思变为特征的哲学体系,以及反对“私天下”“存理灭欲”为核心的早期启蒙学说,学术重心也由“体”转向“文”和“用”。王夫之的思想和追求(       
A.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B.体现出儒家倡导的时代担当精神
C.改变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D.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正统思想地位
2022-07-0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君为臣纲的君主专制上,在三纲中,君为臣纲是核心。但由明朝覆亡引发的思考还不能有新的发展,他们能够怀疑和批判宋明理学,在那个时代已经是佼佼者,因此,说他们是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是先秦儒学,仍然是民本思想,没,清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因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因而,“自由”也是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指人们在政治、经济、宗教等领域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念或理想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恩格斯称赞:“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

——摘编自郑晓宇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容及思想》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启蒙思想产生的历史作用。
4 .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
B.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
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
D.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2018-04-09更新 | 700次组卷 | 27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强调世间万物各自都有各自的特性,这是上天赋予的,不能强求使之统一。他从一物各具一乾元,人人各正一乾元出发,肯定人的独立人格,“然则人人各正一乾之元也,各具有是首出庶物之资也。乃以统天者归之乾,时乘御天者归之圣,而自甘与庶物同腐焉,不亦伤乎!万国保合有是乾元之德也,何尝一日不威宁也。乃以乾为天,以万为物,以圣人能宁万国,以万国必威宁于圣人,不益伤乎!”

——摘编自赵频《李贽启蒙思想研究》

材料二   黄宗羲清醒地意识到,专制制度的本质是特权人治。他明确指出,君主专制下的社会,由于公私不分,权利义务不平,因而没有公法可言。其所谓的“法”,只不过是维护特权阶层利益的工具而已。因此,他反对“一家之法”,主张“天下之法”,并提出了“治法先于治人”“公天下是非于学校”“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等一系列具有启蒙意义的新理念。

——摘编自郭淑新汤小宾《论黄宗羲“启蒙”理念中的“敬畏”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的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两位历史人物的思想对儒学发展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停滞,更不是“僵化衰落的封建社会”,反而有多方面、较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较高水平的“帝制农商”社会体系。这一社会的基本演进趋势是,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但没有西欧那种全面、彻底的改变,与西方有交集,但不同步,仍然在中国传统的轨道上运行。

——摘编自赵轶峰《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赞成、质疑等皆可,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4-13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摘编自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四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遇制。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朱熹的孔子”的含义。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概括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2022-07-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020-08-09更新 | 27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0年广东湛江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理)
9 .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万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一即个人的充分发展一的有意识的追求。

——马克圭《世界文明史》

孟德斯鸠认为,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于被压迫与统治.奴性也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的心里了,若想要启蒙,真正有效的方法还在于呼唤人们的理性,从而由内向外进行彻底的改变。

——摘编自刘斌、贺如璋《法律规范下的理性启蒙与自由》

材料二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顾炎武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分权"形式削弱皇权对于各级政府的影响;黄宗羨希望通过重新设罡宰相、改造旧式学校的功能,以实现对皇权的限制;王夫之在“公天下”的政治理念下,提出了“君.相、谏官三者环相为治”的权力制约理想,更有“虚君”的设想。

——吴根友《明清时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旗帜分别是什么?(顺序不能乱);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是哪三位?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思想和经济方面的共同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限制君权主张的积极影响。
2022-08-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王阳明认为:“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汤显祖等人的文学主张均植根在“情”、“真”的哲学理念之上。这些思想主张反映了
A.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陆王心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C.李贽“异端”思想逐渐形成D.当时市民阶层追求个性解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